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各地密集部署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发布日期:2024-06-05 10:08

作为今年扩大有效投资重要抓手,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之后,上海、广东、浙江、湖南、内蒙古、云南等地密集发布政策文件,全面摸清底数、开展供需对接,陆续出台任务清单,启动实施新一轮设备更新改造,并明确了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等是各地工业设备更新的主要发力点。业内认为,各地为未来几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投资明确了目标,将有效释放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潜力、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工业设备投资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


工业设备更新空间大

工业既是各类设备的供给方,也是设备的需求方。推动工业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将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以设备升级带动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为重点,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到2027年,力争实现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既利当前,又利长远。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设备更新空间大、潜力足。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樊蒙表示,通过历史数据推算,我国工业设备投资约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是设备更新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年规模在4万亿元左右。

各地迅速摸底,提出了工业设备更新的目标。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的专项行动》提到,到2027年,实现本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规模累计达2000亿元,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5%、77%,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市级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突破1500个,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海南明确,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石化、民爆等行业安全设备水平有序提升。

内蒙古提出的目标则更为积极,到2027年,全区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呼包鄂三市和一、二类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升级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工业设备更新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重要抓手。

广东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应用,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吉林发布的《吉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指出,将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持续推进“智改数转”,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

湖南将深入推进“智赋万企”和万企技术改造行动,计划全年新推动8万家企业上云、7000家企业上平台,新建设360家智能制造企业、1080个智能制造生产线和车间、5400个智能工位,新增2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生产水平,推动企业开发更多优质优价中高端产品。

根据安徽发布的《安徽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安徽将分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中小企业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引导重点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推动重点企业加快生产线数字化改造。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工厂,遴选发展势头好、领导意愿强、人才储备足、投资能力大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省级智能工厂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面提升龙头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正在从生产辅助环节的信息化向核心生产环节的分析优化拓展,根据案例统计,近70%的应用聚焦于制造执行和生产管理,先进控制、智能装备和柔性产线集成应用也正在加快。

制造业数字化、高端化转型在统计数据上已有所表现。今年1至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2%,快于全部投资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表示,近年来,我国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较快,推动我国工业领域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资金、人才和技术能力较弱、发展进程相对滞后等问题。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增加投资的能力,有助于帮助这些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有利于推动工业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进而补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工信部表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2万亿元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了每万名工人392台。下一步,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普及应用和更新升级,推广应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物流、传感检测、仪器仪表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开发应用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一体化更新。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离不开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工信部明确,将联合相关部门落实中央投资、税收优惠、专项再贷款等支持政策举措,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要素保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落实见效。

各地也用“真金白银”惠企利企,有效激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投资。安徽省提出,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奖补300万元,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奖补100万元;海南省日前组织申报2023年度工业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改提质奖补资金,企业最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

上海市明确,数字经济赋智赋能行动将聚焦重点行业,对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等重大研发项目,放宽新增投资额度及支持比例,支持比例最高为项目新增投资的30%,支持金额原则上不高于1亿元。鼓励以用促研,对采购使用本市重点软件产品的用户单位,按照软件销售金额予以一定补贴。开展元宇宙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力争到2027年年均向社会开放20个应用场景,到2027年培育不少于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3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

此外,江苏实施总规模200亿元的中小微制造企业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贷款担保支持政策,给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补贴等。山东印发政策清单,专门安排2.65亿元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对承担重点技改项目、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项目、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等企业进行重点支持。

余晓晖认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体是企业,缺意愿、缺资金、缺政策等成为制约企业开展设备更新的主要原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对破解企业设备更新的难点堵点作出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樊蒙表示,未来建议加大现有各类资金支持力度,对工业领域高端先进设备、智能制造设备、绿色节能设备、安全生产设备的更新替换予以支持;研究制定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接续政策,安排专门额度,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投入。政策落地过程中要注重对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监测分析,避免低端环节产能过剩、高端环节支持不足。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关键词: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浏览量:3092
来 源:第一财经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