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推火箭,到大飞机发动机,从芯片微电子到普通家用电器,从家用轿车到高铁,从超级电脑到热核反应堆,从装备制造到普通工业产品,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
回头看看超强科技成果背后,还有一批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们分别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或在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发挥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
近期,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近期相继公布了新晋外籍院士名单,引发社会关注。他们当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顶级国际专家学者。
新晋外籍院士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不少人早已融入中国科技发展大潮之中,为我国科技发展“添砖加瓦”。那么,外籍院士是否只是个头衔?他们对中国的创新、校企合作、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全球重大挑战等领域,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2017年新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16人
2017年11月28日,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出炉, 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公布结果,2017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1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1岁,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
新当选院士中,有3名为女性,16人为外籍院士,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
按照国籍分,16名外籍院士包括美国9人,俄罗斯、日本、波兰、瑞典、荷兰/英国、英国、乌兹比克斯坦各1人。
其中,波兰、荷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00人,外籍院士92人。
2017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8人
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2017年选举产生了67名新当选院士及18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新当选的6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37岁。
外界注意到,新当选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来自研究院所的有18人,占26.9%;来自企业及医院的有18人,占26.9%。多位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
本次增选共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微软前董事长比尔·盖茨、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安道琳、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雷欧·拉斐尔·莱夫、俄罗斯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松采夫·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等一批国际“大咖”。此次增选以前,该院共有48名外籍院士和16名已故外籍院士。
据悉,今年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选,提名的候选人数量和当选外籍院士数量均为历次外籍院士增选中最多的。当选的18位外籍院士均是所在国的院士,具有较高国际声望和影响力。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雷欧·拉斐尔·莱夫
看外籍院士荣幸当选之说
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著名环境科学和工程教授迈克尔·霍夫曼说,“竞争相当激烈,大概有600名竞争对手。我是由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提名,经过层层筛选而最终当选的,我感到非常荣幸。”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裔荷兰与英国双重国籍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科学院已发展为一个有活力、相对年轻、聚集真正杰出科学家的俱乐部……与这个机构联系在一起,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耀,期待为这个机构获得进一步成功贡献力量”。
新晋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雷欧·拉斐尔·莱夫声明中说:“与其他17名杰出外籍院士一同当选,我深感荣幸。对于中国工程院,我已仰慕多年……我不仅感谢中国工程院的认可,更感激这个机会打开了与中国工程院和同仁合作的新途径。”
“对于比尔·盖茨董事长来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一个巨大的荣耀。”由盖茨担任董事长的美国泰拉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麦金泰尔说。声明中说,“盖茨在商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成就得到了中国工程院的认可,看到这样多元化的科技和商业对创新的贡献得到认可,实在太棒了!”
迈克尔·霍夫曼说,“我有很多中国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在加州理工学院我的团队里也有不少中国研究员。”此外,在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他研发的太阳能卫生系统在中国宜兴落地,并成立了两家制造企业。
雷欧·拉斐尔·莱夫说“在麻省理工学院,我们相信,通过协作和学术合作可以推动知识服务社会。”莱夫介绍,该校目前已启动多个与中国相关的项目,如建立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签署“城市创新协议”等。
为我国工程科技的发展“添砖加瓦”
被誉为“美国预应力桥梁的先锋”的邓文中院士从1979年起就经常回国交流、讲学,无保留地介绍其经验和国外的先进技术,担任铁道部大桥局的顾问并先后受聘参与了上海南浦和杨浦、武汉二桥、虎门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许多大桥的工作;夏苏鲁院士悉心指导我国科技人员在长江三峡工程中用数值模拟法研究大坝混凝土断裂特性,为三峡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为我国教授、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
蒂奥莱院士自1980年以来20余次来华讲学交流,带来实验材料,举办短期学习班,与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医学院校一直保持密切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带动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施敏院士在我国多所高校开设“半导体物理和设备”的课程,吸引一大批学生参与到半导体设备研究之中,迄今为止,已有超过1000名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
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使者
巴丘卡耶夫院士是中俄的航天技术领域合作的先行者,他先后多次来华讲学,积极推动中俄在飞行控制方面的合作,为中俄航天技术合作关系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雅克·刚院士曾多次与中国学者联合组织学术研究会,与中国的科研单位建立多个合作研究室。
资料阅读: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16人)
2017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18人)
- 关键词:微电子 航天航空 测试测量
- 浏览量:3505
- 编辑:.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总裁曹志平:从产品销售到深入产业链,ST扎根中国40年行业精英|2024-09-24
-
访谈清华大学高滨教授:大模型时代的存算一体芯片精英人物|2024-08-07
-
迅芯微董事长兼总经理武锦:国产高端芯片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优秀老板|2024-07-02
-
北方微电子院陈博:不忘初心 深耕MEMS传感器领域行业精英|2024-07-02
-
中国工程院院士:已经明朗,MEMS技术是传感器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焦点人物|2024-06-07
-
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朱小燕:为蚌埠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行业精英|2024-06-07
-
求是缘访谈录|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浩华精英人物|2024-05-16
-
烨映微电子创始人徐德辉:专注“小而美”,实现国产芯片“英雄突围”精英人物|2024-04-08
-
中科银河:国产传感器芯片,如何在“国替”浪潮下突围?精英人物|2023-09-28
-
共进股份董秘贺依朦:国内智能传感器产业仍在起步阶段 发展空间十分广阔精英人物|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