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阳 SDS5000X 系列数字示波器:高性能测试的全能之选
发布日期:2025-04-25 11:02
电子测试测量领域,示波器作为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对信号的分析与判断。鼎阳科技推出的 SDS5000X 系列数字示波器,凭借卓越的技术参数、丰富的功能配置和高效的操作体验,成为应对复杂信号测试的理想解决方案,在电子研发、通信测试、电源分析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

一、精准捕捉信号细节的硬核性能

SDS5000X 系列提供 350MHz、500MHz、1GHz 三档模拟带宽选择,搭配高达 5GSa/s 的实时采样率,能够精准捕获高频信号的细微变化。其 250Mpts/ch 的超大存储深度,支持长时间波形采集,即使是复杂的脉冲序列或偶发异常信号,也能完整记录。在 Sequence 模式下,波形刷新率可达 500,000wfm/s,确保快速定位信号中的瞬态异常,显著提升调试效率。例如,在高速数字电路测试中,该系列示波器能清晰呈现边沿抖动、过冲等细节,为信号完整性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鼎阳 SDS5000X 系列数字示波器


二、智能化功能提升测试效率

1. 直观交互与远程控制

10.1 英寸电容式触摸显示屏支持多点触控操作,用户可通过拖拽、缩放等手势快速调整波形位置、设定触发区域,较传统旋钮操作节省 50% 以上的参数设置时间。同时,示波器支持外接鼠标键盘,并内置 Webserver 功能,无需安装驱动即可通过浏览器远程控制,方便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多人协作或自动化测试部署。搭配免费上位机软件及 SCPI 编程命令,轻松实现与测试系统的集成。

2. 多样化触发与协议解码

支持 11 种智能触发类型,包括欠幅触发、区域触发、码型触发等,其中区域触发功能可通过手绘触发区域框实现 “一步触发”,大幅简化复杂信号的触发设置流程。在串行协议测试方面,标配 I2C、SPI、UART、CAN、LIN 等协议触发及解码功能,选配支持 CAN FD、FlexRay、MIL-STD-1553B 等专业协议,覆盖嵌入式、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通信测试需求。例如,在汽车总线调试中,可实时解码 CAN 信号并显示错误帧统计,快速定位通信故障。

3. 全面测量与分析工具

内置超过 55 种参数测量功能,支持同时显示 12 种参数趋势图,并通过直方图直观呈现数据分布,便于进行信号稳定性分析。波特图功能可配合 25MHz 隔离信号源模块(选配),快速完成电源环路响应测试,是电源工程师优化电路设计的关键工具。此外,模板测试、FFT 频谱分析、数字万用表集成等功能,实现 “多合一” 测试能力,减少设备堆叠,节省工作台空间。

三、行业领先的性价比与可靠性

对比同类产品,SDS5000X 系列在存储深度和波形捕获率上优势显著。例如,与 Tektronix 3 系列 MDO 和 Keysight 3000T X 系列相比,其 250Mpts 存储深度是竞品的 25 倍以上,为长时间信号监测提供保障;256 级辉度及色温显示,清晰区分信号出现概率,辅助识别低概率异常事件。标配 SP3050A 无源探头(500MHz 带宽),支持自动识别,避免手动配置误差。同时,通过严苛的工业级可靠性测试,确保在 - 10℃~50℃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适应复杂的实验室和工业环境。

四、适配多元场景的灵活配置

无论是 2 通道 + EXT 还是 4 通道 + EXT 配置,均支持 16 路数字通道(标配),满足混合信号测试需求。可选配高压差分探头、电流探头等附件,扩展应用于功率电子、电机驱动等高压大电流场景。在科研教育领域,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编程接口,助力学生掌握前沿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测试功能,提升产线检测效率。

五、持续升级的生态支持

鼎阳提供完善的固件升级服务,不断扩展新功能并优化性能。例如,通过更新支持低阻无源探头 SP6150A,提升高频信号测量精度;修正探头带宽显示错误、滚动模式卡顿等细节问题,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用户可通过官网下载数据手册、编程手册及操作视频,快速掌握仪器使用技巧,降低学习成本。

鼎阳 SDS5000X 系列数字示波器以 “高精度采集、智能化分析、模块化扩展” 为核心,精准满足工程师在信号测试、协议解码、电源分析等场景的需求。其强大的性能配置与灵活的功能设计,使其成为电子测试测量领域兼具专业性与易用性的优选设备,为科研创新和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鼎阳 SDS5000X 系列 数字示波器 高性能测试
浏览量:79
来 源:仪商网
编辑:Jane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