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磅发布政策,力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18 14:12
【仪商网 政策解读】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决策,深入落实广东省委 “1310” 具体部署,全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且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致力于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该产业在广东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政策措施》涵盖十二条具体内容,全方位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联合攻关,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构建全过程创新链。通过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 等旗舰项目和重大专项,部署一系列攻关任务。对于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奖励,对单个省级配套金额超 1 亿元(含)的项目,将以 “一事一议” 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分别可获得省财政最高 5000 万元、1000 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企业培育上,支持企业整合产业链与创新链资源,推动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于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在省级支持政策基础上,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按地市奖励资金 1∶1 予以激励,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奖励总额最高可达 300 万元,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最高 200 万元。
打造应用场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广东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压实 “管行业管人工智能应用” 责任,实施 “人工智能 +” 和 “机器人 +” 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广泛拓展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市挖掘并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典型案例。
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广东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对工业领域大模型研发和应用解决案例给予支持,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 10 个标杆案例,每个最高奖励 800 万元,助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同时发挥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促进产业链整合与成果产业化。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广东统筹省市资源,为全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重点项目开通 “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保障固定资产投资额 5000 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数据要素供给也得到进一步丰富。通过构建高质量人工智能数据集和语料库,发展数据交易市场,支持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开展 “数据要素 ×” 行动,培育数据企业,打造广东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
为完善开源创新生态,支持各方联合共建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交流、算力调度等多项服务。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 5 个符合条件的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按不超过其上一年度审定运营费用的 30% 给予资助,最高可达 800 万元。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广东围绕产业需求,支持企业引进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高校开展高水平学科建设,加强人才自主培育,鼓励相关地市出台专项人才政策。
在产业投融资方面,广东在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集群中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机制,强化容错机制。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大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支持力度。
标准体系建设同样受到重视。对于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分别给予最高 50 万元、30 万元、15 万元的资助;对承担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也给予相应资助。
为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广东举办多项创新创业大赛,并在其中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支持地市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交流活动等。
最后,广东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探索 “监管沙盒” 等模式,加大软课题研究支持力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支持相关检测认证平台建设,加快推动立法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该政策措施有效期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政策措施》涵盖十二条具体内容,全方位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联合攻关,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构建全过程创新链。通过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 等旗舰项目和重大专项,部署一系列攻关任务。对于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奖励,对单个省级配套金额超 1 亿元(含)的项目,将以 “一事一议” 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分别可获得省财政最高 5000 万元、1000 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企业培育上,支持企业整合产业链与创新链资源,推动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于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在省级支持政策基础上,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按地市奖励资金 1∶1 予以激励,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奖励总额最高可达 300 万元,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最高 200 万元。
打造应用场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广东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压实 “管行业管人工智能应用” 责任,实施 “人工智能 +” 和 “机器人 +” 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广泛拓展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市挖掘并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典型案例。
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广东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对工业领域大模型研发和应用解决案例给予支持,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 10 个标杆案例,每个最高奖励 800 万元,助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同时发挥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促进产业链整合与成果产业化。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广东统筹省市资源,为全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重点项目开通 “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保障固定资产投资额 5000 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数据要素供给也得到进一步丰富。通过构建高质量人工智能数据集和语料库,发展数据交易市场,支持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开展 “数据要素 ×” 行动,培育数据企业,打造广东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
为完善开源创新生态,支持各方联合共建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交流、算力调度等多项服务。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 5 个符合条件的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按不超过其上一年度审定运营费用的 30% 给予资助,最高可达 800 万元。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广东围绕产业需求,支持企业引进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高校开展高水平学科建设,加强人才自主培育,鼓励相关地市出台专项人才政策。
在产业投融资方面,广东在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集群中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机制,强化容错机制。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大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支持力度。
标准体系建设同样受到重视。对于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分别给予最高 50 万元、30 万元、15 万元的资助;对承担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也给予相应资助。
为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广东举办多项创新创业大赛,并在其中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支持地市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交流活动等。
最后,广东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探索 “监管沙盒” 等模式,加大软课题研究支持力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支持相关检测认证平台建设,加快推动立法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该政策措施有效期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上一篇: 频谱分析仪关键指标:招投标文件参考
- 关键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创新发展 政策措施
- 浏览量:192
- 来 源:仪商网
- 编辑:Jane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广东重磅发布政策,力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解读|2025-03-20
-
红外线测温设备政策解读:保障精准与安全的有力支撑政策解读|2025-03-24
-
广东重磅发布政策,力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解读|2025-03-20
-
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2025-03-13
-
最高可获奖励200万!山东省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政策解读|2025-01-20
-
解读信号发生器行业政策:助力技术创新与市场规范政策解读|2025-03-18
-
最高资助1亿元!深圳市发力智能传感器“卡脖子”技术攻关政策解读|2025-01-13
-
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仪器仪表行业再迎利好政策解读|2025-01-09
-
仪器行业东风至: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延期赋能发展政策解读|2025-03-18
-
三部委携手发力:加速工业清洁低碳氢应用,开启绿色新篇政策解读|2025-03-18
-
一图读懂《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版)》政策解读|2024-12-24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