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测温设备政策解读:保障精准与安全的有力支撑
发布日期:2025-03-20 16:12
在公共卫生、工业生产、科研等众多领域,红外线测温设备凭借其快速、便捷、非接触等特性,成为温度监测的重要工具。为确保此类设备的质量可靠、测量精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环节,全方位进行规范。
生产端:严格标准与资质把控
在我国,生产红外线测温设备需遵循严格的标准规范。以医用红外体温计为例,必须执行 GB 9706.1—2007、YY 0505—2012 和 GB/T 21417.1—2008 等标准。这些标准对产品的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以及临床重复性和准确度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如临床重复性和准确度条款需在研究资料中明确给出,产品中的软件功能、辅助功能也应在技术要求中规定具体要求和试验方法。
企业要进入生产领域,资质审核必不可少。生产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这要求企业提交包括产品技术文档、性能测试报告、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等在内的一系列资料,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格审评通过后方可获得。这一举措从源头保障了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销售端:进出口与市场监管并重
出口方面,自 2020 年 4 月 1 日起,依据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公告,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且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海关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这不仅维护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声誉,也保障了进口国消费者权益。
在国内市场销售环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例如,宁夏市场监管厅针对疫情期间部分测温仪测量误差大的问题,迅速组织人员编写《人体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指南》,指导防控点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同时,启动应急响应,优先保障疫情防控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对不合格设备要求立即更换,确保市场上流通的红外线测温设备能准确测量。
使用端:校准规范与安全指引
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红外线测温设备需定期校准。根据相关规定,如广东省云浮市明确要求各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使用的测温设备(包括红外线体温计)需向指定的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申请校准。其中,水银体温计和耳朵体温计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免收检定费;红外线体温计属于校准计量器具需收取校准费,且周期为一年。通过定期校准,及时发现并纠正设备偏差,确保测量结果可靠。
在使用安全方面,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也给出诸多指引。使用前要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如外壳有无破裂、测试探头绝缘是否完好等。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避免在强电磁干扰、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使用。例如,福禄克公司提示,严禁在爆炸性气体、蒸汽周围或潮湿环境中使用测温设备,当出现低电池电量指示时应及时更换电池,防止因读数错误引发安全事故。
红外线测温设备相关政策法规从生产、销售、使用全流程进行规范,对于保障设备精准度、维护市场秩序以及使用者安全意义重大。无论是生产企业、销售商家还是普通用户,都应严格遵守这些政策,共同推动红外线测温设备行业健康发展。
下一篇: 直流电源选购11条基本原则
- 关键词:红外线测温设备 政策法规 精准测量
- 浏览量:170
- 来 源:仪商网
- 编辑:Jane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红外线测温设备政策解读:保障精准与安全的有力支撑政策解读|2025-03-24
-
红外线测温设备政策解读:保障精准与安全的有力支撑政策解读|2025-03-24
-
广东重磅发布政策,力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解读|2025-03-20
-
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2025-03-13
-
最高可获奖励200万!山东省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政策解读|2025-01-20
-
解读信号发生器行业政策:助力技术创新与市场规范政策解读|2025-03-18
-
最高资助1亿元!深圳市发力智能传感器“卡脖子”技术攻关政策解读|2025-01-13
-
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仪器仪表行业再迎利好政策解读|2025-01-09
-
仪器行业东风至: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延期赋能发展政策解读|2025-03-18
-
三部委携手发力:加速工业清洁低碳氢应用,开启绿色新篇政策解读|2025-03-18
-
一图读懂《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版)》政策解读|2024-12-24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