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定量揭示日冕传播效应对太阳射电观测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8-01-17 10:41

近期,通过新一代低频射电成像干涉望远镜LOFAR的高时空和频谱分辨率的宽带频谱成像数据,首次定量揭示了日冕传播效应对太阳射电观测结果的影响。该项研究已发布在《自然-通讯》上。这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博士余思捷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Edward Kontar等合作的成果。

我国首次定量揭示日冕传播效应对太阳射电观测的影响

射电III型爆发以及精细结构频谱

我国首次定量揭示日冕传播效应对太阳射电观测的影响

32.5MHz射电III型爆发源成像(红:基频辐射;蓝:谐频辐射)和极紫外成像(绿色)

太阳剧烈爆发会产生大量高能电子,这些高能电子会与磁场、等离子体发生耦合作用在多个波段产生电磁辐射。在极紫外和X射线等波段,由于日冕背景等离子体密度稀薄,高能电子流仅能产生非常微弱的辐射信号,以致现有技术仍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探测。但在射电波段,高能电子可以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即太阳射电爆,很容易被射电望远镜接收到。

因此,基于射电波段的太阳观测可以为诊断日冕物理特性以及日冕中电子加速和传输过程提供独一无二的工具,为深入理解太阳爆发过程提供关键信息。

射电波在日冕中的传播常常伴随着散射和折射效应。如何定量解耦这些效应对射电观测结果的影响,还原射电辐射源区真实物理过程是长久以来困扰射电天文学家的一个难题。LOFAR是具有高时空和高频谱分辨率和宽带频谱成像能力的新一代低频射电望远镜,为解决这一难题创造了可能。

研究人员利用LOFAR对一个太阳射电III型爆的成像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频率射电图像上源区大小和位置随时间的演化,首次证明了日冕的散射效应是影响射电源的视大小和视位置的主导因素,由于太阳大气对射电波的散射作用,射电源的视大小会随时间迅速增大,导致其远大于射电源的真实空间尺寸。这一研究成果有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高日冕甚至行星际空间等离子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低频射电成像 电磁辐射 测试测量
浏览量:2019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