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扎根广州、布局全国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广电计量成立20年间,营收规模从不足300万元增长至26.04亿元,增长超过800倍,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步。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呼唤,广电计量如何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近日,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电计量董事长李瑜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剖析广电计量的“二次创业”和自我革新之道,并分享介绍了企业在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构筑竞争优势、提升业务利润率等方面的战略部署。
以下为报道全文:
营收20年激增800倍 “质量守门人”为何“二次创业”
从2002年时营收规模不足300万元,至2022年已达到26.04亿元,20年间营收增长超过800倍,作为一家扎根广州、布局全国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广电计量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广电计量所在的检验检测产业,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产品质量安全、产业升级、公平贸易保障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对建设质量强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如何贡献“质量守门人”的力量?为此,广电计量新任掌门人李瑜接受了羊城晚报的独家专访。
李瑜,2019年10月至今,任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2年11月8日,无线电集团旗下广电计量召开2022年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选举李瑜为广电计量新一任董事长,广电计量平稳“换帅”。
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广电计量董事长李瑜
营收从不足300万元到26.04亿元
羊城晚报:广电计量作为行业内综合服务能力领先的第三方机构,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将如何围绕这一重点布局今后的工作?
李瑜: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经济从规模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质量强国加速建设,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质量、健康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提升需求。
从行业层面来看,广电计量所在的检验检测行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升级、贸易公平保障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企业层面来看,广电计量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升级,集聚行业优秀人才,着力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专业的技术服务支撑。以上都需要广电计量围绕“高质量发展”来全面部署落实目前的工作。
羊城晚报:广电计量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提出的?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李瑜:广电计量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广州无线电厂(广州无线电集团前身)内部一个配套计量实验室,通过不断锐意改革创新,营业收入规模从2002年的不足300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26.04亿元,从成立之初的9名正式员工发展到目前6000多名,成长为全国布局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机构。
2022年成立20周年时,广电计量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着力推动企业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以前业务迅速扩张,每年保持营收30%-40%增长,现在则面临着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何构筑竞争优势、如何提升业务利润率的挑战。
如何切入比现在更有价值或者利润更高的产业赛道?为此,在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进新技术、新动能上,广电计量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无人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发力、整合资源,同时对标一流提升管理,把“二次创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契机。
深耕优势领域 切入新兴领域
羊城晚报:长期以来,广电计量一直秉承企业经营业务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保持协调一致的原则,目前业务的侧重点和方向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瑜:业务的布局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才更有生命力。在深耕特殊装备、汽车、轨道交通、航空等优势领域的同时,广电计量积极切入新能源汽车、5G通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现在新能源汽车包括锂电池,也是中国出口占比较大的一块。它也是广州汽车产业链升级发展的新兴发力点。广电计量从业务、技术、资本等多个层面集中发力,为汽车产业加速升级提供助力。
在业务合作方面,广电计量获得近50家汽车主机厂的认可,是国内车厂认可最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为汽车产业链客户提供计量、检测、科研、咨询等“一站式”技术服务。
在技术合作方面,与广汽等知名车厂开展技术合作,在产品研发阶段嵌入检验检测领域先进平台及技术,为客户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市场竞争提供全面支撑。
在资本合作方面,发挥上市平台优势,与南方电网等联合设立广湾创科发展基金,通过基金运作投资广汽埃安,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自我革新 走出“舒适区”
羊城晚报:自我革新往往是最难的,广电计量要如何把自我创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保持下去,不断突破自身发展?您作为企业的掌门人,打算怎么做?
李瑜:自我革新是传承自广州无线电集团的良好基因。无线电集团1956年成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辉煌,到90年代濒临倒闭,经历过发展的阵痛之后,就是靠自我革新走出困境,通过走市场化道路,把企业带向资本市场,培育了多家上市企业。现在广电计量走出原来的“舒适区”,比如经过迅速扩张、全国布局,业务已实现规模发展,要思考如何提升业务质量,实现从“量的发展”向“质的突破”转变。
在突破业务的“天花板”上,在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业务的前提下,我们将积极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测试与分析、数字化服务等新的领域、新的赛道,聚焦价值含量、利润率比较高,核心竞争力比较强的业务领域。
此外,还要调整核心团队的心态。公司上市已三年多,但与行业一流的企业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差距,我们的核心管理团队应当保持归零心态,坚定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同时管理团队再吸引一些新的力量进来,实现企业发展的新突破,继续向着一流企业目标大踏步前进。
最后是要持续做大做强子公司。目前60多家分子公司遍布全国,如何把它们的市场规模、区域影响力提升上来,这也是我们目前亟须突破的发展瓶颈。
- 浏览量:13379
- 来 源:羊城晚报
- 编辑:仪器仪表WXF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创新驱动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精英人物|2024-10-24
-
访谈清华大学高滨教授:大模型时代的存算一体芯片精英人物|2024-08-07
-
求是缘访谈录|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浩华精英人物|2024-05-16
-
四联测控技能大师青增泰:匠心打通生产“堵点” 为自动化仪表制造插上“金翅膀”精英人物|2024-04-17
-
烨映微电子创始人徐德辉:专注“小而美”,实现国产芯片“英雄突围”精英人物|2024-04-08
-
东方中科董事长王戈:科技引领、战略赋能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精英人物|2024-03-21
-
“仪”路追光凌云志,科研逐梦正当时精英人物|2024-03-17
-
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加快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精英人物|2024-02-27
-
麦乐克董事长吕晶:国产传感器如何走出高端之路?精英人物|2024-02-24
-
欧阳劲松:加快发展智能检测装备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精英人物|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