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79系列直流偏置电流源,打造功率电感仿真信赖之选
发布日期:2024-02-01 15:28

研究背景:


电感器是一种将电能通过磁通量形式储能的被动元件,是电磁感应组件,也称为线圈、扼流圈等,一般由磁芯和绕线组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磁芯性能主要影响饱和最大电流、磁芯损耗、储能能力,绕线性能主要影响趋肤效应、邻近效应。


电感作为三大被动元件之一,最大特点是通直流、阻交流,主要起到稳定电流、筛选信号、过滤噪声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



电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工业电源等领域,市场规模巨大。根据ECIA数据,2020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约49亿美元。



提示:根据Yole的分析,新能源电感器市场将从2021年的28.1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44.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0%。新能源电感器市场规模将与新能源电容器市场规模相当,新能源电感器在新能源被动元件市场份额(38%)远高于其他传统应用领域。


新能源汽车电感器市场将从2021年的5.8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1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6%,是增速最高的细分市场。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电感器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21%提升到2027年的36%。


功率电感器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精确、可靠的测试是保障这些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重要基石。



凭借在偏置电流源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广泛的市场调研,我司推出了大功率直流偏置电流源—TH1779系列直流偏置电流源,这款产品旨在为您在电子测量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持,助您取得更大的突破与成功。


在特定的的测试频率下,元件的数值会随着信号电平的大小发生变化。尤其对于一些对信号电平敏感的元件,如高K值的陶瓷电容器和具有高导磁率的电感器,这种相关性更为显著。因此,针对这类器件,明确其测量信号电平(电压或电流)是至关重要的。


元件与信号电平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示,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电感器的交流电流特性)


但是功率电感器大多用在直流电路里,用交流小信号无法完整体现实际直流大电流的工作场景。


功率电感器在通过直流电流的时候,电感量会随着电流的增加(磁化)而不断下降,直至饱和,如下图。


(电感器的直流电流特性)


因此,在测试功率电感器过程中,需要一台直流电源(磁化电源)用来模拟功率电感器、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功率电感器采用不同磁性材料,由于磁导率不同,饱和电流也不同。


TH1779系列的直流偏置电流源可承担功率电感、磁性材料仿真实际工作状态的重任。


由于功率电感电流通常较大,叠加直流偏置电流后,电感器两端的直流电压电平信号幅度会远远大于LCR所输出的交流电平信号幅度。因此LCR设置的交流电平信号基本已对电感量没有影响。


为了保证电感量测试的稳定性,通常LCR交流电平设置为1V即可。


01 稳定恒流,最大输出电流达400A





TH1779系列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确保了恒流的稳定输出。单台设备即可提供0-50A的电流,若采用主从方式并机,最多支持8台联机,最大输出电流可达400A,其优良的可裁剪性与扩展性为各种测试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02 实时监测,提升工作效率


TH1779系列采用新一代交直流叠加测试原理,轻松应对高精度、高频化的测试要求。频率响应为0-2MHz,其内置的高性能嵌入式MCU能迅速响应主从机的状态或故障,并实时指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03 安全控制,操作便捷


TH1779系列提供了实体按键和脚踏开关两种控制方式,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此外,它还可以与同惠其他未指定型号LCR数字电桥或其他品牌LCR电桥连接,实现手动控制。


TH1779系列直流偏置电流源配置了能与本公司指定型号LCR电桥直接连接的测试接口,可由对应LCR数字电桥直接控制。


TH1779系列直流偏置电流源不仅是一台设备,更是同惠电子技术实力与市场洞察的结晶。它为磁性电感器件测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也将引领电子测试领域迈向新的高峰。



“携手同心,惠及未来”,从1994年开始,同惠电子始终坚持29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做产品,从品质入手,潜心研发电子测量仪器,听取大家的反馈,不断改进。做仪器,我们是认真的!

关键词:同惠电子 TH1779系列直流偏置电流源 电感器
浏览量:4605
来 源:Tonghui同惠
编辑:白芷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