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红外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2-08-04 15:46

本文介绍石化行业的红外解决方案,包括近红外光谱成分检测、热过程的温度分布监测、VOC气体泄漏检测等。


一、近红外光谱成分检测


石化行业包含炼油和化工品生产两大板块。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炼油领域广泛用于原油调和、原油加工、成品油调和的各个生产环节,为实时控制和优化提供原料、中间物和最终产品的成分分析。化工品生产将炼油产品加工为化工原料,进而生产各种有机合成材料,近红外光谱在该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是实用且适合工业过程控制的成分分析手段。


巨哥科技的SG1700近红外光谱仪充分体现了SWaP-C(尺寸、重量、功耗及成本)的设计原则,集成度高,体积小,便于部署,加之实时、稳定、数据可迁移等特点,为在线实时快检提供了解决方案。SG1700采用以太网口输出,便于组网和数据传输,巨哥科技的云服务可为建模和大数据分析提供平台基础和算法支持。


多种配套附件可通过光纤灵活连接


SG1700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灵敏度高,扫描速度快,可用于实验室研究和实时在线检测。例如,通过光谱采集和建模,快速获得调和油的光谱信息和成分比例,模型准确性高。又如,采集塑料光谱进行建模,再针对生活中实际样本共200多种进行分类,如瓶盖、银行卡等,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调和油光谱测量与建模


塑料分类模型


巨哥科技的傅里叶光谱仪将光谱扫描范围拓展至0.9~2.5um,成分分析功能更强。由于采用创新MEMS技术,相比传统的傅里叶光谱仪,实现了小型化和低成本,可广泛用于在线分析。


微型傅里叶光谱仪


FM-15光纤多路复用器可以将来自最多15个不同通道的光信号分时接入到一台光谱仪,实现15个通道的光谱采集和分析。采用光谱仪和光纤多路复用器联用,精确控制信号同步和数据采集,可实现等效于15台独立光谱仪的使用效果,大大提高检测效率。FM-15兼容巨哥科技各型号的光谱仪。


多通道光谱仪


二、热过程检测


裂解炉是乙烯生产装置的核心设备。在裂解过程中,炉管内壁和急冷换热器的内壁会产生结焦,直接影响管壁的导热性能,造成局部过热而烧坏设备,或堵塞炉管,引起事故。工作时裂解炉内的温度高达1000℃,通过巨哥科技的热像仪可直观观测裂解炉内对流管、炉壁的温度状态以及因长期使用后产生的外部结垢、内部堵塞等。


中石化某乙烯厂裂解炉外壁及炉内观测


石化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管道及热力设备需要保温,保温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能建设和运营成本。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保温层的老化现象严重,保温效果降低。通过热像仪进行观测可准确掌握保温层的状态和效果,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维修处理。


输水蒸汽管道及炉体保温层状态观测


焦炉外壁与设备保温层


热像仪也被用于石化行业的用电设备监控、储液罐内液面高度观测等,为生产运营提供重要保障。


发动机工作温度 储液罐内液面


三、VOC泄漏成像检测


在石化行业很多环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VOC气体,气体泄漏将影响生产、人员和环境安全。传统气体泄漏检测仪需要检测人员靠近检测目标,身处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多次测量,反复尝试,效率低的同时还容易出现漏检。而远距离非接触检测的制冷型气体成像技术则价格过于昂贵,而且制冷机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因此无法得到广泛使用。


巨哥科技气体泄漏成像仪使用现场


巨哥科技的非制冷气体泄漏成像仪具有低功耗、小体积、轻重量、低成本、可集成、高可靠性等诸多优势,能直观显示、快速定位气体泄漏位置,及时发出警报,且兼顾温度测量功能。其中在线式气体泄漏成像仪GAS31专为定点监测设计,适用于长时间实时监控的场景。GAS41手持式气体泄漏成像仪则为移动巡检设计,图像直接展示,使用方便灵活。


GAS31在线气体成像仪


GAS41手持气体成像仪


可探测气体类型有:


A类:二氯二氟甲烷(FREON-12,CCl2F2)、六氟化硫(SF6)、二氧化氯(ClO2)、乙烯(C2H4)、氨气(NH3)、乙基氰基丙烯酸酯(超能胶,C5H7NO2)、乙酸(醋酸,CH3COOH)、丁酮(C4H8O)


B类:甲烷(CH4),丙烷(C3H3),乙醇(C2H5OH),硫化氢(H2S),甲醇(CH3OH),乙酸(CH3COOH),环氧乙烷(C2H4O)


气体检测效果图


关键词:石化行业 红外 解决方案
浏览量:7086
来 源:巨哥红外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