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选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近期两则与传感器技术运用相关的国内隧道施工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岩爆监测设备
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用微震传感器监测岩爆
11月2日9时50分,随着一阵爆破声响,拉萨至林芝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巴玉隧道顺利贯通。这一隧道被列为一级高风险隧道,创造了在高原铁路隧道独头掘进7015米的最高纪录。据了解,巴玉隧道施工过程中最高地温47摄氏度,同时94%位于岩爆区。
对此,中铁十二局拉萨铁路项目部指挥长乔志斌说,岩爆发生的强度大、频率高,一般岩爆持续时间达2至6个小时,最长持续超过一周,甚至在岩爆发生几个月后还会有二次岩爆,这在世界隧道施工史上十分罕见。
此外,受特殊地理条件限制,该隧道无法设置辅助坑道,只能从进、出口两头独头掘进。建设者采用直眼掏槽水压爆破技术进行“弱爆破”,每道工序增加了“应力释放”环节,将岩爆发生频率降至最低,确保安全有序掘进。
据了解,中铁十二局联合中国科学院以有效应对岩爆为主题,对掌子面前方地应力、岩爆等级、岩爆的预警及预防等进行分析研究,发明了跟踪岩爆的微震传感器阵列动态布置技术,并首次搭建青藏高原远距离无线通信传输的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
拉萨至林芝铁路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该项目地质条件复杂,桥隧比高达75%以上,目前已进入建设关键期,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
盾构机与竖井贯通
传感器助全国首条污水传输深隧实现精准施工和监测
目前,武汉在建的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是我国首条污水传输深隧。深隧埋深30至50米,全线采用盾构机施工。针对特殊地形,建设团队采用越江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水下接收”形式。
首先在竖井内灌入20米深、约4000立方米的水,使地连墙内、外水压平衡;再让盾构机在水底掘进,完成管片拼装,注浆封堵管片和竖井结构缝隙,防止地下水涌入;最后清理基坑内的泥水,成功接收的盾构机缓缓显露出来。
在此过程中,为让盾构机做到“零偏差”与竖井精准贯通,项目组建了一支15人的精测团队,测量精度非常高,采用双导线和陀螺仪相互复核,有效削弱光线、仪器和操作误差,引导盾构机按照既定轨迹精准“出洞”,将出洞的误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
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看似笨重的盾构机,其实非常智能。盾构机500余项工作状态数据能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实时显示在地面监控中心和手机监控端,超过警戒值将自动报警。盾构下穿地铁4号线后,地表沉降始终控制在2毫米以内。
据了解,该项目施工过程中还采用隧道人员定位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盾构机远程监控系统,龙门吊可视跟钩系统,环境监测改善系统等。目前,该项目主隧工程已掘进完成15.8千米,计划于2019年年底整个主隧实现全线贯通,全面转入二衬施工阶段。
- 关键词:传感器 隧道施工 监测
- 浏览量:1922
- 来 源:传感器专家
- 编辑:仪商WXF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行业应用】红外测温仪在玻璃生产制造中的应用与优势分析产品应用|2025-05-21
-
高速无拖尾热像仪 - 如何对高速运动物体准确测温?产品应用|2025-05-07
-
美国开发出新型量子传感器,提升粒子探测时空精度前沿科技|2025-05-07
-
小身材大能量!FLIR A65“加盟”汽车制造业,密封胶质量再攀高峰产品应用|2025-04-24
-
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个导航级精度空芯光纤陀螺前沿科技|2025-04-22
-
二氧化碳增施技术:提升大棚种植效益的关键一步产品应用|2025-04-15
-
光伏板下的螃蟹如何安全度夏?FLIR E86有妙招!产品应用|2025-04-10
-
FLIR E8 Pro热像仪:汽车漏水检测的“火眼金睛”,精准定位让隐患无处遁形!产品应用|2025-04-09
-
两分钟带你了解多功能标准源产品应用|2025-04-07
-
FLIR双子星大揭秘:Si2x vs Gx,谁是您的气体泄漏检测神器?产品应用|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