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光学仪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产品趋向智能化及微型化
发布日期:2024-01-15 09:53

光学仪器是一类用于探测、测量、操控、放大和处理光的设备。它们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来收集、分析和利用光线,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医学、通信、制造和娱乐等领域。光学仪器可以按其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多种分类,常见类别有光学成像仪器、光学测量仪器、激光和光纤仪器等,按应用领域主要有医疗光学仪器、科学研究仪器、工业和制造光学仪器、通信光学仪器、天文学光学仪器等。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背景


仪器仪表是政策重点关注和支持的领域,进口替代大势所趋。中美贸易摩擦和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为行业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及各地方政府先后颁布一系列法规政策,支持国内先进量值溯源体系建设与完善,推进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



仪器仪表是用于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是制造业中所有测量数据的关键源头,其准确性和稳定性是质量建设的基础保障。从仪器仪表行业整体现状来看,2017-2019年,全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逐年下降,2020-2022年国内仪器仪表行业营收及利润总额逐年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为9835.4、1017.6亿元,其中自动化设备占比较大,达到41.22%,其次光学仪器市场占比9.22%。



光学仪器产业链


光仪器学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光学原材料制造、光学加工设备制造以及相关的生产辅料制造等产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光学元件、其他材料供应商,中游是光学仪器生产制造,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科研实验、医疗、工业制造、通信、消费电子等。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光学仪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光学仪器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下游终端领域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产品更新迭代加速,全球光学仪器市场持续提升。据统计,2022年全球光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44.3亿美元,同比增长4.0%。



就国内光学仪器行业而言,我国光学仪器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约为22%,目前我国光学仪器市场产品进口率超过50%,未来国内光学仪器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学仪器行业销售收入约为906.82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4%、5.1%。



近年来,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带动下并伴随着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国内光学仪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扩张态势,光学仪器行业整体向好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学仪器产量约为9044.0万台(个),光学仪器行业复杂,产品种类多样,随着中高端产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国内光学仪器均价大幅下降,2022年中国光学仪器市场均价约为1002.7元/台(个)。



光学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从传统光学仪器转变到现代光学仪器(影像测量仪、三坐标测量机等),关键在于计算机化,而微电子是基础。光谱仪器发展最快,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已实现微机化,现已向联用技术、全自动化(如内装机械手等机器人系统,实现无人操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型感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光学仪器正发生着巨大转变,先进技术正在向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下一代光学仪器发展的重要内容。

1、信息化。光学仪器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管理与光学仪器技术相结合,带动了技术研发过程创新和产品设计方法与工具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光学仪器模式的创新,实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光学仪器和敏捷光学仪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全面提升光学仪器业发展水平。

2、智能化。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知识不断融入光学仪器过程以实现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光学仪器装备智能化。使光学仪器过程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将会显著减少光学仪器过程物耗、能耗和排放。

3、微型化。越来越多的光学仪器正朝着小型化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科研、医疗和工业应用更加便携和灵活。便携式光学成像设备,如便携式医疗超声成像设备和口袋望远镜,为户外爱好者、医疗专业人士和科学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光学仪器 仪器行业 仪器市场
浏览量:15172
来 源:智研咨询
编辑:白芷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