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芯片车规可靠性测试:从通用标准到射频专项要求
发布日期:2025-07-12 08:02

前言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载无线通信(如5G、V2X、蓝牙、Wi-Fi、GPS/GNSS等)已成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核心支撑。射频(RF)类芯片作为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元器件,其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乎行车安全和用户体验。相较于消费级或工业级,车规级射频芯片的可靠性测试面临更严苛的环境应力、更长的寿命要求以及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其测试特点鲜明且挑战巨大。


车规可靠性测试的核心维度与射频特殊性


车规级可靠性测试遵循AEC-Q100系列标准(主动元件),但射频芯片的测试绝非简单套用通用标准。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性能参数敏感性:射频芯片的核心参数(如增益、噪声系数、输出功率、线性度、相位噪声、S参数等)极易受到温度、电压、机械应力的影响。测试不仅要关注芯片是否“能用”,更要精确量化参数漂移范围是否满足严苛的车规容差要求。


频率依赖性:测试需覆盖芯片工作的全频段(可能包含多个频段),并在不同频点验证性能稳定性。温度循环、老化等测试后,需在特定频点进行精密复测。


电磁兼容(EMC)关联性:射频芯片既是干扰源(发射)也是敏感体(接收)。车规测试需结合EMC要求(如CISPR 25,ISO 11452系列),验证其在复杂车载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抗扰度)及自身发射不超标。


封装与互连影响:射频信号对封装寄生效应、键合线/倒装焊互连的阻抗匹配极其敏感。可靠性测试(如温度循环、机械冲击、振动)需评估这些结构变化对高频性能(如S参数、插损、隔离度)的潜在劣化影响。


关键车规测试项与射频关注点


关键测试项目与特殊关注点


测试的复杂性与广电计量方案


射频车规测试的复杂性在于:


测试系统搭建:需要精密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信号源、频谱仪、噪声系数分析仪等高端仪表,并构建精确的高温/低温、振动环境下的在线测试能力。


夹具与校准:设计低损耗、高重复性的射频测试夹具,并在极端环境(高温、低温、振动)中进行精确校准和去嵌入(De-embedding),是保证测试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挑战。


数据分析:海量射频参数数据需要专业的分析与比对,以识别细微的性能劣化趋势。


广电计量高温老化环境下射频芯片在线测试系统示意图


广电计量车规射频芯片测试优势


可靠的AEC-Q认证能力:具备完整的AEC-Q100/104测试能力,覆盖以上标准所有关键可靠性测试项。


完善的射频试验环境:配备高性能信号源、频谱仪、高频示波器、DI及MCC机台,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试验系统。


专业夹具与校准技术:可协同专业的射频夹具设计、制作及校准资源,确保极端环境下测试的准确性。


丰富的车厂认可:已获得多家国内外主流车厂的认可,在射频芯片的车规认证方面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


便捷式服务:从测试方案制定、环境试验、失效分析到报告出具,提供便捷式解决方案。


射频类芯片的车规可靠性测试是确保智能汽车无线通信功能稳定可靠的关键环节。广电计量凭借完善的测试平台、专业的射频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车规项目经验,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射频芯片车规级可靠性测试与认证服务,助力客户产品成功驶向更广阔的车载市场。


广电计量半导体服务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面向集成电路、芯片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面向制造业的传感器等关键元器件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导航产品板级组件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汽车芯片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性能测试与材料分析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析测试平台”。


在集成电路及SiC领域是技术能力最全面、知名度最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已完成MCU、AI芯片、安全芯片等上百个型号的芯片验证,并支持完成多款型号芯片的工程化和量产。


在车规领域拥有AEC-Q及AQG324全套服务能力,获得了近50家车厂的认可,出具近700份AEC-Q及AQG324报告,助力200多款车规元器件量产。


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获委任为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用户委员会委员单位,建设了行业领先的射频高精度集成电路检测能力,致力成为北斗导航芯片工程化量产测试的领航者。


文:任恩亮


关键词:射频芯片车规可靠性测试 通用标准 射频专项要求
浏览量:38
来 源:广电计量半导体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