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山东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方案》,到2027年,山东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2%、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基本全覆盖,重点行业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
到2025年,累计打造国家级智能工厂50家左右
从重点任务看,山东将深入实施高端化跃升行动,促进落后低效设备更新。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工程机械行业油压机、折弯机、工艺陈旧产线等,仪器仪表行业精密制造加工、数控加工设备等,农机装备行业柔性剪切、成型、焊接、制造生产技术及装备等,轻工行业高速和高精度成套设备等,纺织行业棉纺、涤纶长丝、染整设备等更新改造。
同时,加快高端先进设备应用,聚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光伏、动力电池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
在发展中,山东将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行动。深化数字赋能增效,鼓励企业围绕数字化转型更新生产设备。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持续开展“万名数字专员进企业”行动,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扎实推进“工赋山东”“工赋百景”,打造100个左右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分层次打造一批“数字领航”企业。力争到2025年,累计打造5G工厂500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00个以上。
围绕场景、车间、工厂等领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山东将加快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力争到2025年,累计打造国家级智能工厂50家左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内网,探索“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力争到2025年,建设开通5G基站27万个,实现各市千兆光网全覆盖。
加快磁悬浮节能环保装备推广,到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00家
《方案》提出,将深入实施绿色化转型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降碳改造,扎实推进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比如,钢铁行业加快限制类高炉、转炉等设备更新改造;家电等重点轻工行业加快二级及以上高能效设备更新。同时,加快绿色装备应用推广,推动锅炉、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围绕水泥、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加快磁悬浮节能环保装备推广。
山东将大力推行绿色制造。积极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规模发展废钢铁回收加工行业,推动动力电池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加快发展废铜、废铝、退役光伏组件、风电叶片回收利用产业,引导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力争到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00家、绿色工业园区50个。
在发展中,山东将深入实施本质安全提升行动。推动化工行业关键设备更新,加快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改造。促进民爆行业安全改造,在关键风险位置实施“机器人替人”。重点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及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升级改造。
到2027年,重点行业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
按照《方案》,山东将深入实施优质设备供给行动。加大先进设备推广与设备研发创新,推动智能制造系统、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每年推广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600项以上。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突破一批装备制造领域“卡脖子”技术和产品。
同时,山东将塑强设备质量品牌。深化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每年遴选推介40项左右制造业领域“好品山东”品牌产品、100项左右“山东制造·齐鲁精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山东制造”品牌。大力开展“网行天下”云采销对接活动,面向全国优选推介一批优质装备,服务支撑全国大规模设备更新。
通过上述努力,到2025年,山东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左右,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35%。
到2027年,山东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2%、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基本全覆盖,重点行业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高。
记者:黄敏
- 关键词: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 浏览量:10436
- 来 源:济南时报
- 编辑:清风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