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趋势:2025年展会释放了那些行业信号?
发布日期:2025-04-29 13:47

二十年前,国内仪器仪表产业才刚刚在“维保”领域慢慢萌芽,十年前,国产化替代已成为重要课题,五年前,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已成大势。而从今年的上海工业控制及仪器仪表展、慕尼黑电子展等展会来看,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在多个领域悄悄进化。


在AI技术和工业互联思维的加持下,仪器仪表产品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功能,而是成为数据采集、分析与价值创造的核心节点,打破以往“单兵作战”模式,走向生态共荣。


上海慕尼黑电子展现场


AI深度赋能:从单点创新到系统重构


在已经落幕的上海国际仪器仪表展上,某头部企业推出的"AI光谱分析仪",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样品成分的实时解析,检测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以上;另一款工业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平台,则实现了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警与远程维护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60%的参展企业展出了融合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技术的智能仪器设备。


而刚落地不久的ABB公司绍兴生物新材料项目上,构建兼容新旧设备的开放架构,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品牌仪表统一接入与全局管理,也成为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推动仪器仪表生态圈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域数智化”,已逐渐在产业孕育。


这些都释放了一个核心信号: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应用环节,仪器仪表正从"数据采集工具"向"智能决策终端"转型,产业生态正在被“重构”。



国产替代加速:从 "能用" 到 "好用" 的质变


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同惠电子推出的最高130MHz测试频率的精密阻抗分析仪TH2851系列,其在自动平衡原理下130MHz阻抗分析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并且解决国内同类产品“卡脖子”问题。电工仪器仪表展会上,佰维存储在电工仪器仪表展推出全流程国产化电力专用 eMMC 芯片,工作温度范围 - 40℃至 105℃,擦写寿命超 3 万次,已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


与此同时,广东某地研究院展出的超高分辨质谱仪,分辨率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1/3,以这些突破性产品为代表的产品,不仅“能用”,更是达到“好用”的质变。


从现场访谈来看,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带来了高端仪器进口替代和出口市场额的增长,印证国产精密仪器制造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同惠电子展出130MHz精密阻抗分析仪打破垄断


从新能源到医疗健康: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观察今年的全球仪器仪表行业展会,一个显著特征愈发凸显:传统工业测量领域之外,仪器仪表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至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监测等新兴赛道。从锂电池缺陷检测的太赫兹传感器,到农业育种的高光谱成像仪,展会现场涌现的跨场景应用案例,不断刷新着行业认知边界。


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多家企业展出的锂电池极片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引发关注,通过高精度X射线衍射技术检测设备可在生产线上实时捕捉微米级金属颗粒残留,降低电池自燃风险降低。针对光伏领域展出的“PL光致发光检测仪”,通过分析硅片内部缺陷的光学特征,将组件效率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8%,推动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模型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医疗健康领域,后疫情时代PCR仪、基因测序仪的需求激增。在环保领域,“双碳”目标催生了碳排放监测仪器的需求,相关数据预计2025年碳排放监测仪器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线检测场景不断应用


这些新兴应用场景不仅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推动了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


除了以上这些,提升技术深度提高生存空间,从硬件到生态的商业模式创新,多元化市场布局等等,都成为今年展会上探讨的重要话题。


归根到底,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孕育,仪器仪表行业正经历技术范式变革、产业生态重构、全球竞争格局重塑的三重转型。以国产替代为机遇、以细分领域深耕为壁垒、以全球化布局为支撑,方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企业战略机遇。

浏览量:151
来 源:仪商网
编辑:西米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