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仪器仪表集团揭牌,“国家队”与“地方龙头”的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25-04-01 10:39

国机集团出资2亿元在重庆成立仪器仪表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2025年1月,国机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明确以“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模式发展仪器仪表产业。重庆作为国家三大仪器仪表基地之一,将提供政策配套支持,国机集团则导入技术、资金与央企市场资源,共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根据公开信息,国机仪器仪表(重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开荃,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等,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国机集团24亿收购川仪股份19.25%股权


1月14日,川仪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直接控股股东四联集团以23.93亿元的交易价格,将所持公司19.25%股份,转让给国机集团或其新设全资企业。


国机仪器仪表集团4月1日正式揭牌


国机集团官方消息,国机集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携手组建的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以下简称“国机仪器仪表集团”)将于4月1日正式揭牌。


这一国家级仪器仪表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工业仪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将通过整合国内优势研发力量与产业化能力,打造集技术攻关、产品研制、市场应用于一体的行业龙头,繁荣仪器仪表协同发展产业生态,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能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所需:筑牢产业基础 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整体水平


仪器仪表是“工业五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组建国机仪器仪表集团是践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国机集团将注入集团现有相关资产,与川仪股份强强联手,依托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重要元器件、新型传感等关键技术。同时,将紧盯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积极融入仪器仪表产业生态,加强与头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在能源、冶金、石化等领域,以及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方向上做大“朋友圈”,依托已有优势产品,持续推动协同创新,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持续发力,联手服务、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所急:强强联合 补全“创新链+产业链”关键环节


国机仪器仪表集团成立后,将深度融入重庆打造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的战略,实现“国家队”与“地方龙头”的深度融合:


“国家队”综合实力雄厚——国机集团承接原机械工业部多个转制科研院所,具有国内一流的工业仪器行业研发力量、第三方服务能力和行业管理能力,技术储备雄厚,同时具备广泛的国内外工程建设、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等应用市场。


“地方龙头”专业优势明显——重庆仪器仪表产业基础雄厚,川仪股份作为国内自动化仪表行业龙头,产品覆盖工业全场景,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制造企业。


“双方同根同源、高度互补,合作将实现‘1+1>2’的效应。”重庆市国资委相关人士指出。国机仪器仪表集团的成立,将快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短期将攻关工业自动化仪表、传感器元器件及关键材料领域,大力推进国产仪器仪表进入高端仪器仪表市场。中长期将逐步向科学仪器领域延伸布局,构建完善产业链,并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


央地合作典范:打造世界级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2025年1月,国机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明确以“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模式发展仪器仪表产业。重庆作为国家三大仪器仪表基地之一,将提供政策配套支持,国机集团则导入技术、资金与央企市场资源,共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未来,国机仪器仪表集团将承担三大重点任务:


推动行业升级——深度融合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通成果转化瓶颈,研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实现国产仪器仪表的技术升级。


保障产业链安全——聚焦重点领域高端仪器仪表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提高“原创”技术能力,保障仪器仪表产业链安全。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努力打造我国仪器仪表领域科技创新及资源整合能力最强,产品门类及产业链最齐备,系统集成与应用场景服务能力最全面的世界一流企业。


揭牌仪式预告


4月1日,国机仪器仪表集团揭牌仪式将在国务院国资委、重庆市政府及行业头部企业代表的见证下举行。届时将发布行业重点成果展,并签约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合同。


关键词:国机仪器仪表集团
浏览量:230
来 源:仪商网综合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