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全球最小力传感器,深企为机器人装上“超灵敏指尖”|龙岗“企”明星
发布日期:2025-04-08 10:10

跳舞、做早餐、骑单车……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备受瞩目,人形机器人的每一次突破都牢牢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智能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世界的“触角”。尤其是力传感器,关系着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最后一米”,是机器人精准感知、灵活操作的核心要素。


在深圳龙岗,一家由英国海归创立的年轻企业——华力创科学(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华力创科学),凭借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创新能力,迅速闯入大众视野。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鱼晨及其团队,依托其独创的光学底层感知技术以及力觉传感器微缩技术,成功研发出目前全球已知尺寸最小的六维力传感器——直径仅8.5mm、厚度7mm。这款传感器已与国内多家头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成立不到6年时间,这家年轻企业如一匹“黑马”,在精密制造、医疗器械、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一路疾驰,不断突破“感官天花板”。


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这款“很小却很强大”的六维力传感器,以精准的指尖力觉为“关键钥匙”,加速为人形机器人精准感知外界环境、实现复杂且精细的操作“解锁”全新境界。



冲击“传感界”天花板

研发全球最小六维力传感器


在人们生活的三维世界中,六维力传感器被视作“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作为测力维度最高的传感器,它仿若一位感知世界的大师,能够精准捕捉空间中任意作用点的力与力矩信息,生动且准确地描述出空间中任何一种接触能力的信息。



对于机器人而言,它就如同神经末梢般关键,赋予机器人细腻的触觉感知能力,使得机器人在进行精密操作时,既能灵活应对,又能精准无误,仿佛拥有了人类般的“巧手”。


那么,华力创科学开发的六维力传感器究竟有多灵敏?


“用专业学术语言来讲,我们传感器的精度可以达到千分之五。以华力创科学的标准款产品20N为例,这意味着0.01牛。如此高的精度,能够让机器人敏锐感知到极其细微的力变化,为其精准操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鱼晨介绍道。



今年,在2025上海举办的TCT Asia(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铂力特展台上,华力创科学研发的指尖多维力传感器Photon Finger亮相。


此次展出的指尖多维力传感器Photon Finger,是华力创科学专门面向人形机器人领域精心研发的,堪称目前世界最小的多维力传感器。


该传感器直径仅8.5mm、厚度7mm,却蕴含着巨大能量,具有易集成、高灵敏、低耗能、千赫兹级通信频率以及无惧高温强磁等诸多优势。



它的诞生,成功攻克了一直以来困扰业内的力传感器微型化难题,将力传感器从以往数十毫米的直径规格成功微缩至个位数毫米级别,为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诸多应用场景提供了力觉感知的全新解决方案。


这款高精尖产品体积虽极其微小,但其应用场景却极为广泛,是在科技领域和关键应用场景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核心部件。



鱼晨介绍说,公司目前已精准锁定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机器人三大主要赛道。


“小到医疗器械,大到工业制造,甚至是航天航母飞机的制造过程,都有我们力传感器的身影。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深入挖掘,扩展更多丰富且实用的应用场景,让我们的技术为更多行业赋能。”

结缘深创赛契机

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构建技术“护城河”


华力创科学的核心技术,最初源自英国大学的实验室。


这颗从远方飘来的创新种子,通过一次创业大赛,从万里之外来到深圳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以中华之力创造科学的价值”,这一理念自华力创科学创业之始,便深深扎根于公司的发展脉络之中,更是成为公司命名的核心灵感源泉,引领着企业在科技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



“我们不想让科学成果仅仅沉睡在实验室里,科学真正的价值在于走出象牙塔,服务于各行各业,为社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鱼晨说。


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读博期间,鱼晨跟随博士生导师刘宏斌教授,在该学院的机器人触觉实验室全身心投入力传感技术的研发工作。在此之前,刘宏斌教授已在该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积累了深厚的研究成果与丰富经验。



2017年,鱼晨在读博期间,与来自韩国的同门师兄Junghwan Back携手,共同致力于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开启产业化征程。


2019年,怀揣着满腔热血与创新成果,鱼晨和团队踏上了深圳市创新创业大赛海外赛区的舞台,并一举斩获二等奖。


凭借这一优异成绩,他们成功将项目落地在龙岗区宝龙街道的龙岗智慧家园园区,华力创科学正式成立。



2022年,经过不懈努力,华力创科学迎来重要里程碑——实现产品化,并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展开多领域深度合作,迈出了市场拓展的坚实一步。


创业初期,鱼晨深知创业公司对工程师资源的高度依赖。


龙岗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拥有浓厚工程师氛围且成本相对适宜的空间,成为了项目落户的理想之选。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华力创科学现已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办公室,进一步开展前沿先进技术研究,为公司持续创新注入新动力。


“得益于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优秀的供应链体系为我们产品的快速迭代提供了有力支撑;丰富的人才资源让我们能够迅速组建起一支精英团队;而围绕着3C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以及机器人等众多行业的丰富下游客户资源,更为我们的快速成长铺就了道路。” 鱼晨说。


从英国实验室的潜心研究到深圳创业的大胆实践,鱼晨对产品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充满信心。


“我们的技术历经二十年的沉淀与积累,加之精准的场景应用和出色的性价比优势,这将是我们构建起的最坚固、最宽阔的护城河,未来有信心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行业内领先地位。”鱼晨说。



搭乘机器人东风

今年营收目标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人形机器人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早在2022年,深圳便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发布了“20+8”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智能传感器与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高端医械等关键产业一同被纳入重点发展规划,为相关产业的腾飞注入了强劲的政策动力。



3月3日,深圳以“一日四发”的节奏,密集出台政策支持AI和机器人产业及企业发展。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等产业政策,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AI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备受关注的当下,市场对六维力传感器的需求正在升温。


鱼晨透露:“今年,随着人形机器人的热度高涨,带动市场对力传感器的需求火热,这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各行各业释放出大量需求,我们正积极对接,全力推进合作进程。基于目前的业务进展,今年公司营收有望实现翻番,达到数千万规模。”



AI潮起,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华力创科学已精准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与政策机遇的双重利好。


鱼晨表示:“经过深入剖析深圳相关产业支持政策中涉及的核心部件,我们发现,诸多关键环节都与力传感器紧密相连。这无疑为我们明确了方向,我们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满足相关技术参与需求,助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加速落地,切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与福祉。”


采写/拍摄:南方+记者 刘越亚

关键词:力传感器 机器人 华力创科学
浏览量:122
来 源:南方日报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