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弹性气凝胶具有快速响应和恢复时间,以及即使在大变形下也能具有出色的形状恢复性能,在可穿戴传感器应用中需求量很大。本文,哥伦比亚大学Penghui Zhu、Feng Jiang等研究人员在《Small》期刊发表名为“Superelastic Cellulose Sub-Micron Fibers/Carbon Black Aerogel for Highly Sensitive Pressure Sensing”的论文,研究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导电超弹性纤维素基气凝胶。气凝胶结合了纤维素亚微米纤维和炭黑 (SMF/CB) 纳米颗粒的网络,通过双冰模板组装和静电组装方法的结合实现。组装的纤维素亚微米纤维的掺入赋予气凝胶显著的超弹性,使其即使在经历 94 次压缩/恢复循环后仍能保持其原始高度的 6.10%。
此外,静电组装的 CB 纳米粒子还为纤维素气凝胶带来了卓越的导电性。这种导电性和超弹性的结合使 SMF/CB 气凝胶的响应时间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7.7 毫秒,恢复时间达到了 12.8毫秒,超过了以往研究中报道的许多气凝胶传感器。作为概念验证,利用 SMF/CB 气凝胶构建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传感阵列,它们对人体的轻微和剧烈运动都表现出卓越的响应能力,这表明它在人体健康监测和人机交互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图文导读
图1、SMF/CB气凝胶设计策略示意图
图2、CNF、SMF 和 SMF/CB 悬浮液和气凝胶的形态表征
图3、SMF和SMF/CB气凝胶的机械性能
图4、SMF/CB气凝胶的传感性能
图5、SMF/CB气凝胶在检测各种人体运动中的应用演示
综上所述,通过双冰模板和静电组装工艺,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将CB纳米颗粒与SMF集成,成功开发了一种导电和超弹性气凝胶。SMF/CB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久性,在88%应变下压缩7次和94 6次循环后,最大应力和高度分别保持40.50%和10.000%。此外,SMF/CB气凝胶还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性能,检测限低至20 Pa,工作范围从20 Pa到6.5 kPa,灵敏度高达0.234 kPa−1,响应时间短,为 7.7 毫秒,恢复时间为 12.8 毫秒。最后,SMF/CB气凝胶对咳嗽、吞咽、语音识别、脉搏和肢体运动等各种人体运动表现出优异的响应性,在人体健康监测和人机交互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气凝胶 压力传感 传感器
- 浏览量:14294
- 来 源:传感器专家网
- 编辑:白芷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发超弹性SMF/炭黑气凝胶,用于高灵敏压力传感前沿科技|2023-11-22
-
郑州大学在热伪装与红外隐身技术/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前沿科技|2021-06-28
-
鼎阳矢量网络分析仪:多维度创新引领射频测量新高度前沿科技|2025-04-07
-
智能 LCR 测试系统助力工业互联网升级前沿科技|2025-03-31
-
前沿科技赋能通信测试仪器,开启通信行业革新 “加速度”前沿科技|2025-03-24
-
工业自动化:制造业升级的 "数字引擎"前沿科技|2025-03-14
-
电位差计:百万分之一的精度革命前沿科技|2025-03-13
-
无接触测温的 “千里眼”:红外测温仪前沿科技|2025-03-06
-
前沿技术:仪商网带你探索仪器行业科技奥秘前沿科技|2025-02-26
-
高精度测试仪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助力前沿科技|2025-03-18
-
华中科技大学在里德堡原子相互作用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前沿科技|2025-02-17
-
3 大电力电工仪表,守护电网安全的中坚力量前沿科技|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