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大新闻网报道: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北京大学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伟研究员课题组及其合作者,探索了生物-碳纳米管复合界面及大面积取向排列的调控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核酸引导的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的制备》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
课题组基于DNA模板的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具有实现基于生物模板的大规模电子器件的潜力,同时也可应用于未来的生物传感器与驱动器。
Science官网论文截图
生物自组装结构具有精细的三维形貌,其关键结构参数小于光刻等传统纳米加工手段的分辨率极限。利用自组装生物分子作为加工模板,可以实现金属材料、碳基材料、氧化物材料的可控形貌合成。
然而,此前基于此的电学器件的性能往往远落后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同类器件,且缺乏长程取向规整性,因而制约了生物模板在高性能器件中的应用。
针对这一高性能电子器件和生物分子自组装的交叉领域的难题,研究团队以组装于脱氧核糖核酸(DNA)模板的平行碳纳米管(CNT)阵列作为模型体系,研究界面生物分子组成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开发了一种基于固定-洗脱策略的界面工程方法,在不改变碳管排列的基础上,有效去除界面处的金属离子及生物分子等杂质。
经过界面工程,基于生物模板的碳管阵列晶体管显示了良好的开态性能和快速的电流开关切换,展现出了高精准度生物模板在高性能晶体管领域的应用潜力。基于空间限域效应,研究团队还发展了阵列取向排列的新方法,探讨了决定取向排列精准度的关键因素。
当前方法具有构建基于生物模板的大规模电子器件的潜力;进一步结合光刻技术与嵌段共聚物定向组装技术,高分辨生物制造可用于构建大面积、小尺寸的高性能电子设备;同时,兼具电学特性与生物响应特性的高性能电子-生物融合器件也可应用于未来的生物传感器与驱动器。
- 关键词:碳纳米管晶体管 新成果 生物传感器
- 浏览量:1876
- 来 源:北大新闻网
- 编辑:仪器仪表WXF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微纳近红外探测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前沿科技|2023-06-14
-
北大孙伟团队课题获新成果,可促进生物传感器发展前沿科技|2020-06-24
-
新型纳米级探测器观测发现 电子能像液体一样流动前沿科技|2019-12-12
-
智能 LCR 测试系统助力工业互联网升级前沿科技|2025-03-31
-
前沿科技赋能通信测试仪器,开启通信行业革新 “加速度”前沿科技|2025-03-24
-
工业自动化:制造业升级的 "数字引擎"前沿科技|2025-03-14
-
电位差计:百万分之一的精度革命前沿科技|2025-03-13
-
无接触测温的 “千里眼”:红外测温仪前沿科技|2025-03-06
-
前沿技术:仪商网带你探索仪器行业科技奥秘前沿科技|2025-02-26
-
高精度测试仪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助力前沿科技|2025-03-18
-
华中科技大学在里德堡原子相互作用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前沿科技|2025-02-17
-
3 大电力电工仪表,守护电网安全的中坚力量前沿科技|2025-01-23
-
温度计:科技进步下的温度感知变革前沿科技|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