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 AI 赋能仪器仪表向 “智能体” 进化 华盛昌携手德州仪器发布智能电弧检测产品
发布日期:2025-05-09 15:39
在 2025 年 4 月 15 日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华盛昌 (002980.SZ) 与全球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 (TI) 携手,联合发布了 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智能电弧故障检测。此次合作整合了华盛昌丰富的行业经验与 TI 先进的芯片技术,不仅彰显了双方在技术创新层面的雄厚实力,更为能源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新典范,尤其是产品中融入的边缘 AI 计算理念,将仪器仪表智能化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在光伏系统里,电弧故障是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火灾,降低发电效率。随着光伏技术朝着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电弧故障检测成为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传统检测方法依靠人工调参,面对噪声和复杂场景,极易出现误判或失效情况,难以适应光伏系统的快速变化。而华盛昌与 TI 合作推出的 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通过集成边缘 AI NPU,创新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AFD-80 将 AI 模型部署在边缘端,突破了传统仪器的局限,赋予仪器自主学习与实时决策能力,实现了仪器仪表向 “智能体” 的转变。
TI 的 C2000™系列实时微控制器 (MCU) 在电机控制、电力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性能卓越。作为 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的关键解决方案,C2000™ MCU TMS320F28P55x 集成了边缘人工智能 (AI) 神经处理单元 (NPU),拥有 24 个高精度 PWM 通道以及多达 39 个 ADC 通道,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缩小系统尺寸,实现更快速、智能、安全的实时控制。边缘 AI 计算的运用,让 AFD-80 在复杂多变的检测环境中,展现出超强的适应性与准确性。它无需人工调参,可自动辨别噪声与真实电弧信号,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即使在 200 米长线缆、500J 高能量电弧等极端条件下,AFD-80 凭借 250kHz 的高采样率,仍能实现毫秒级精准检测。此外,AFD-80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可不断训练、迭代,学习新的特征信号,场景适应性极强。经训练学习,能适应不同环境,助力系统实现超 99% 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在边缘端做出更合理决策。面向未来,华盛昌与 TI 将凭借各自领域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深化、生态扩展等举措,为市场带来更多优质产品与技术方案。
在光伏系统里,电弧故障是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火灾,降低发电效率。随着光伏技术朝着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电弧故障检测成为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传统检测方法依靠人工调参,面对噪声和复杂场景,极易出现误判或失效情况,难以适应光伏系统的快速变化。而华盛昌与 TI 合作推出的 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通过集成边缘 AI NPU,创新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AFD-80 将 AI 模型部署在边缘端,突破了传统仪器的局限,赋予仪器自主学习与实时决策能力,实现了仪器仪表向 “智能体” 的转变。
TI 的 C2000™系列实时微控制器 (MCU) 在电机控制、电力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性能卓越。作为 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的关键解决方案,C2000™ MCU TMS320F28P55x 集成了边缘人工智能 (AI) 神经处理单元 (NPU),拥有 24 个高精度 PWM 通道以及多达 39 个 ADC 通道,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缩小系统尺寸,实现更快速、智能、安全的实时控制。边缘 AI 计算的运用,让 AFD-80 在复杂多变的检测环境中,展现出超强的适应性与准确性。它无需人工调参,可自动辨别噪声与真实电弧信号,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即使在 200 米长线缆、500J 高能量电弧等极端条件下,AFD-80 凭借 250kHz 的高采样率,仍能实现毫秒级精准检测。此外,AFD-80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可不断训练、迭代,学习新的特征信号,场景适应性极强。经训练学习,能适应不同环境,助力系统实现超 99% 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在边缘端做出更合理决策。面向未来,华盛昌与 TI 将凭借各自领域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深化、生态扩展等举措,为市场带来更多优质产品与技术方案。
上一篇: 江苏弘东取得机械式精密板厚检测装置专利
- 关键词:边缘AI 华盛昌 智能电弧检测
- 浏览量:14
- 来 源:仪商网
- 编辑:Jane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