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三园多点” 为万物造“五官”——蚌埠勇攀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峰
发布日期:2024-08-12 21:41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下,小到通信家电,大到航空航天,传感器的应用无处不在。像是人类的五官,传感器让万物有了感知温度、光线、声音等外界环境的能力,让冰冷冷的设备彼此“对话”“牵手”,让万物智能联动成为可能。



走进在位于蚌埠经开区的中国传感谷展示大厅,无人机侦测载荷、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等各类传感器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蚌埠便开始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成功打造中国传感谷,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成为产业发展的璀璨明星。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作为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在时代的机遇面前,蚌埠展现出了非凡的敏锐度和决断力。依托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蚌埠将智能传感器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资金投入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动传感器产业的升级与壮大,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



主要从事压力传感器的研发制造的安徽森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一发展浪潮中的一个生动例证。公司团队深耕传感器领域十多年,在敏感芯片、封装材料与元件、封装工艺、稳定性技术与稳定工艺、补偿技术与调试工艺、测试系统技术和工程化管理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的核心能力,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全产业链研发实力的团队。



2021年安徽森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中国传感谷,凭借着在敏感芯片、封装材料与元件等方面完全自主的核心能力,迅速成为国内传感器领域的佼佼者。其研发总监王博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国内首创的重掺 SOI硅压阻芯片获得国产化A级证明,并在多项航空航天项目中得到应用。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彰显了蚌埠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进驻传感谷后,我们的发展不断提速,目前已有4条生产线,除了2条传统的工业领域压力传感器产线,还拓展了汽车用传感器产线和航空用传感器产线。”谈及在蚌埠的发展王博连连称赞,在蚌埠市及蚌埠经开区大力支持下,企业顺利解决厂房、招工等问题,蚌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很快投产,成为团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据悉,蚌埠经开区采用“1+53”厂房用地过渡发展模式,将传感谷1平方公里与经开区临港产业园53平方公里联动起来。传感谷所有定制厂房、标准化厂房均由政府代建,入驻企业可自主选择租赁和先租后购,有效降低企业前期运营成本。这种贴心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为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统筹布局 协同发展


“中国传感谷有效整合了全市智能传感器领域各类资源,既充分发挥了蚌埠各方优势,又形成了产业发展合力。这种统筹布局的方式,使得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能够紧密衔接,资源能够高效配置,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据蚌埠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智能传感器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蚌埠市精心谋划,按照“一谷三园多点”统筹布局。


其中,“三园”即 MEMS 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央创新产业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多点”即各县区结合实际联动发展智能传感上下游产业,形成全市统筹、县区联动、协同发力的首位产业强劲发展态势。


此外,为了满足各种类型的智能传感器发展需求,蚌埠市不断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合作共建传感谷公共服务平台及示范线项目,建设温湿声类传感器工艺线、高温共烧陶瓷工艺线及传感器检验试验平台等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设计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流片、工艺孵化等服务。


当下,蚌埠市已成功培育出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其中包括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芯动联科、希磁科技、有家硅光以及依爱消防等。这些企业共同构建了涵盖智能传感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应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体系。



据统计,蚌埠市智能传感产业相关企业已达200余家,其经济规模总量更是超过百亿元。完整的产业体系及产业集聚态势,充分彰显了蚌埠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抢抓时代发展机遇,把握市场发展动能,勇闯改革新路,蚌埠勇攀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峰,为蚌埠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李世龙 范林华)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 蚌埠 中国传感谷
浏览量:1682
来 源:安徽经济报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