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商情讯: 12月16日从中科院官网获悉,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研究团队在石墨烯量化制备及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成功实现了兼具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石墨烯粉体的快速、绿色、低成本制备。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2017, 1604690),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和PCT专利。
石墨烯是近年来备受各国重视的新型材料,但是高品质石墨烯的工业化大规模制备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石墨烯粉体规模化制备的技术路线主要基于膨胀石墨剥离法和氧化石墨还原法,但是前者通常得到的是低比表面积的多层石墨片,而后者制备的石墨烯由于残留的氧官能基团和结构缺陷导致低导电性,严重制约了石墨烯的潜在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采用二氧化碳为原料,金属镁粉为还原剂,纳米氧化镁为模板剂,通过镁粉在二氧化碳气氛中自蔓延燃烧方式,成功制备出富含介孔结构的石墨烯,如图1所示。
图1 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石墨烯流程示意图
目前所制的石墨烯电导率高达13000 S/m,比表面积为709 m2/g,综合性能优异,并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表现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基于电极材料的比电容高达244 F/g,能量密度高达136 Wh/kg,功率密度高达1000 kW/kg,循环100万周后,容量保持率仍大于90%,如图2所示。该石墨烯制备方法反应过程耗时短、环境友好、成本低、易于工业化推广,将有力促进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图2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功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 关键词:石墨烯 超级电容 新型材料
- 浏览量:558
- 来 源:中科院官网
- 编辑:马致远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热点头条|2025-02-22
-
“十五五”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趋势及落地策略热点头条|2025-01-10
-
我国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取得成效计量认证|2024-10-21
-
【科技自立自强】深紫外世界里的“追光者”行业动态|2024-07-31
-
北京发布50项计量技术规范 涉促科技成果转化等六方面行业动态|2024-05-20
-
【深度】量子点红外探测成像技术发展趋势及相关专利分析科技前沿|2024-04-03
-
开卷知新 | 褚君浩:传感器——智能时代的“慧眼”行业动态|2023-11-29
-
浙江省计量院新材料检测领域软件获国家级软件著作权证书计量认证|2023-08-29
-
国自然窦贤康:加强科学仪器设备体系化研制,强化基础研究计量认证|2023-07-21
-
“电热领域石墨烯材料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论证行业动态|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