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回顾与十五五展望
发布日期:2025-05-24 10:44

未来仪器仪表行业高景气度延续,行业企业要攻克底子薄、欠账多、技术弱、效益低、竞争力缺等弱项,紧抓国产替代、下游景气、技术升级、规模发展四大机遇...


仪器仪表是指专门从事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于科学研究、生产和生活中所需的各种仪器、仪表和自动化设备。按照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仪器仪表主要包括6个中类、20个小类。仪器仪表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 、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 ,下游领域覆盖石油、化工、火电、核电、冶金、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工业体系和科技的发展是仪器仪表行业稳健增长的基石。2023年我国R&D经费支出达3.33万亿元,强度达2.64%,较2020年投入增加了近9000亿元,强度提升0.2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前沿性科学研究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仪器仪表行业具备长期成长性。2017年以前仪器仪表行业市场规模基本保持逐年高速增长趋势,市场韧性较强,尽管2018-2019年收入有所回落,但随后又重回增长通道。2023年,行业规模已突破万亿大关,达10112亿元,利润总额1050万元。



行业细分市场


规模体量上,20个小类中,多数规模体量较小,自动化仪表规模最大,2022年规上企业营收达4350亿,占整个仪器仪表行业比重为43%,光学仪器、电工仪表超500亿,其余13个细分超100亿。增长态势上,稳健低增长为主,2个年均增速超15%,3个年均增速10-15%,5个负增长。



企业运行


仪器仪表行业整体运行稳定向好。2023年行业成本费用率86.44%,利润率达10.35%,是机械工业14大行业中唯二的利润率超10%的行业,近几年也在持续稳步提升;亏损面自2022年起由绝对低位快速扩大,2023年至17.30%,部分受疫情反复导致,但整体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微升至31.40%。



行业进出口


由于高端仪器仪表设备依赖进口,我国仪器仪表产品长期处于进出口贸易逆差状态,是机械工业14大行业除新兴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外,逆差最大、最显著的行业。2023年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总额为1030亿美元,进口额为558亿美元。这其中,实验分析仪器、 光学仪器、医疗仪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装置和电子测量仪器逆差较大。目前国际形势严峻,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部分国家增加对中国的在高性能、高精度、高灵敏、高稳定、高可靠的科学仪器的出口限制,国产替代势在必行但也难度颇大,局面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



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迅速,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起来,行业规上企业达7000余家,较2021年初增加了超2000多家。近几年仪器仪表在资本市场表现了较高关注度,尤其随着科创板推出及北交所开市起航,众多仪器仪表企业迎来进军二级市场的“窗口期”,截至目前仪器仪表A股上市公司98家,十四五期间IPO上市数达37家。



但整体来看,国内仪器仪表企业小散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与国际龙头相比差距巨大。一是在规模体量上尚小,在全球上市仪器公司营收排行榜前20名中,还未出现中国企业。二是在利润率和盈利能力偏弱,在高端应用领域和高端市场上还比较发力。三是还未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建设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



展望未来


新型举国体制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大背景下,制造业向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拓展,仪器仪表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国产代替代”、“高端化” 成为行业的关键词。对于行业企业而言,要攻克底子薄、欠账多、技术弱、效益低、竞争力缺等弱项,紧抓以下机遇:


▪ 国产替代机遇。目前国际形势严峻,国家对核心、关键、基础领域自主可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将器件级国产化作为必选项,仪器仪表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在国防、军工、核电、高铁等领域以及部分典型流程工业将率先实现国产替代,在实验分析、光学仪器等科学仪器方面,国产替代还有待时日。同时,由于“国产产品不行”观念的普遍存在,提高产品市场认可度也至关重要。仪器仪表企业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加强中试验证,强化应用推广。


▪ 下游景气机遇。在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仪器仪表下游细分领域分化明显,整体来看,传统应用市场需求偏弱,增量市场波动加剧。具体来看,石化行业、第三方检测持续高景气度运行,煤炭、石油、天然气、采掘业、光伏、锂电、储能等新能源、智能电网形势较好,国防、军工和半导体等国产替代刚需明确,新能源、新材料、芯片工艺检测设备和控制系统成为新的增量市场,流程工业中的民营、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冶金、建材、轻工等行业景气度下行,环保、市政、教育、科研等项目推迟实施和压缩预算规模现象比较普遍。仪器仪表企业需要加强趋势研判,聚焦景气细分领域,科学谋划、实施产品升级迭代。


▪ 技术升级机遇。新兴技术正推动仪器仪表行业的创新发展,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为高端仪器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仪器仪表向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迈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实力逐渐超越以器件为核心的硬实力,未来仪器仪表产品不仅着眼于单机,更注重系统、产品软化。仪器仪表企业既需要通过大量投入研发、自主创新,突破精加工、密封、焊接等技术,逐步在中高端产品的性能、稳定性上实现突破,也需要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基于新技术的应用创新、领域拓展上。


▪ 规模发展机遇。仪器仪表是典型的大市场、小细分、多产品、多应用的市场,企业成长壮大的核心逻辑是“持续扩品”。借鉴领先,仪器仪表企业需要通过将技术与产品模块化组合,持续丰富高新技术和量大面广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比如基恩士2023年在全球销售额达9224亿日元,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13大类、46小类、几百个型号,但从技术路线来婆媳,都是基于光电技术和图像技术两条核心技术路线。在扩品的同时,仪器仪表企业还应通过完善销售服务网络、升级解决方案型服务模式等加大市场开拓,提升产品市占率,头部企业还应对国际市场有所开发。

关键词:仪器仪表 十五五
浏览量:19
来 源:基业昶青研究院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