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数据共享的基石。”1月23日,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科技处处长胡昌华建议,以重点关键产业园为核心,一体化推进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化发展。
胡昌华介绍,作为全市传感器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北碚区传感器关联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近60%,引育了川仪、银河试验、华立仪表、继联、重材院等一大批优质传感器企业,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被纳入2023年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
但在调研中,胡昌华发现该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发展协同度低,区域竞争处于劣势。一方面,成渝地区传感器优势资源有效链接不足。成都市、德阳市在研发设计、软件等方面具有优势资源,我市在基础材料、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具有较好产业基础,但目前成渝两地尚未形成资源互补、优势耦合效益。另一方面,我市传感器产业链条零散分布在多个区县,区县之间形成同质化竞争,特别是各区招商引资过程中“比拼”政策、相互“内耗”问题突出。
此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平台数量较少且这些平台主要供本单位或承担国家科研专项使用,公共性、产业化的作用较弱;政策举措“含金量”偏低,“硬核”举措较少,园区、企业获得感不强;应用场景开放不足,企业难以进入本地市场。
胡昌华建议,首先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传感器产业发展联盟,推动两地传感器产业互融合作、协同发展,提升成渝地区传感器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强市级层面政策统筹,明确重庆市传感器重点关键产业园为主阵地,形成全市产业规划、招商和发展“一盘棋”,解决产业链割裂、招商“内耗”问题。
要支持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四联集团牵头,整合全市仪器仪表企业,协同高校、科研院所等,打造仪器仪表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研究制定传感器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在前沿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创新人才集聚、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予以支持。
引导开放应用场景。引导长安、赛力斯汽车等龙头车企,适当开放温度传感器及更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应用场景,允许本土优秀中小科技型企业参与竞争,进入市内车企供应链体系。支持优秀中小传感器企业参与温度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标准制定。
- 关键词:传感器 仪器仪表 产业集群
- 浏览量:1155
- 来 源:重庆日报
- 编辑:清风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1500双“智慧之眼”上岗!FLIR TrafiCam重塑沙特交通命脉国际资讯|2025-07-15
-
智能制造新突破!海尔这项技术将让中国传感器不再"卡脖子"行业动态|2025-07-14
-
加码科学仪器智能制造!海能技术拟投2亿元落子松江行业动态|2025-07-14
-
电阻箱科技前沿:材料革新与智能融合引领新突破科技前沿|2025-07-14
-
蚌埠,重构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版图行业动态|2025-07-11
-
HY2516-S10/S20/S30系列多路直流电阻测试仪产品在线|2025-07-10
-
两部门:开展毫米波、高精度超大力值测量装置等高端计量仪器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热点头条|2025-07-1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专项项目启动会在国创中心召开行业动态|2025-07-06
-
比汽车工业艰难百倍的实验仪器,中国又发展到哪一步了?行业动态|2025-07-06
-
细数全国20+六维力传感器企业行业动态|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