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智能手机中要用到十几种传感器,一辆新能源汽车里可能要用到数百个传感器,一个“未来工厂”中用到的传感器数量动辄以万计……如今,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聚焦到宁波,这里是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之一。从龙头引领、产业扩面,再到产学研深度融合,宁波传感器产业已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而在宁波传感器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江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性能传感器件、智慧水务、智能电表、智能安防设备等为主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拥有相关企业近400家,去年实现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13.5%。
站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风口上,如何利用这个小支点撬动智能传感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弯道超车”,江北正在下一盘大棋。
先行先试小传感闯荡大市场
每当驱车途经北环高架时,两幢科技感十足、蓝白相间的“K”字型和“L”字型大楼总是十分醒目,这正是江北智能传感产业的集聚地和发源地——柯力物联网大厦和柯力人工智能大厦。从落后的传统机械式测量器具到电气化测量系统再到称重测量数字化、智能化——中国称重的发展史在中国70多年工业发展的长篇画卷中徐徐铺开,而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台除湿机、一台空调、一台绝缘测试仪、一只万用表、一台贴片固化烘箱……20多年前,开始创业的柯力集团总裁柯建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一个只有8人的小作坊里捣鼓出了当时中国衡器最前沿的产品——称重传感器。
彼时,国内传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小到电子秤,大到航天飞机,都能见到称重传感器的身影。在这股东风的吹拂下,柯力传感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至2003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下辖27家子公司的钢制传感器行业龙头生产企业。
和柯力传感一样,江北还有不少传感器生产企业迈出了先行先试的步伐。从90年代初的蹒跚起步,到2000年传感产品走出国门进入美国通用电气市场,再到实现了在地铁的大批量应用,摆脱进口依赖……如今,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已涵盖电流、电压、压力、速度、温度等7大类1200余种传感器,应用范围已覆盖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制动等核心系统,发展成为全球轨道交通传感器种类较齐全的供应商。
但企业开拓创新的步伐不止于此。“我们正着手对新能源电量传感器产能进行扩建,计划新增光伏传感器生产线17条、汽车传感器生产线10条,扩能后新能源电量传感器将实现产能倍增。”宁波中车时代总经理孟庆明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迅猛。除了优异的性能和新颖的外观外,其内置的功能各异的传感器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可这类车规级传感器内芯片的核心技术却一直掌握在少数国外企业手中。对此,企业早在两年前就启动了电量ASIC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工作,今年将正式推向市场。
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频频“亮剑”,宁波中车时代在风电、光伏等工业级产业领域应用的传感器,也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保证了该产业供应链端的安全可靠。仅布局新能源产业板块短短数年,这类传感器的综合市场占有率就已居全国前列。
多点开花传感器插上智慧翅膀
这几年,随着物联网、工业4.0和智能城市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传感器成了各种工业产品中内置的“香饽饽”,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能源管理、智能家居等领域,传感器的应用变得十分广泛。
老宁波都知道,宁波除了文具、服装外,“三块表”——“电表、水表、气表”也是宁波走向世界的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这些表具也是宁波接触传感器的第一批应用终端。而在这些仪器仪表的生产和应用中,江北就独占其二,汇聚了全国最大的智能水表供应商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全国最大的智能电表供应商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以宁水集团为例,自上世纪60年代正式开始生产水表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宁水集团已成为水计量行业龙头企业,并通过将智慧水表与大数据处理平台相结合,由传统制造业向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目前已服务近1500家供水单位,接入的水表终端数超600万台。
作为以现代电子传感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管理需求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品,智能水表取代了机械水表,成了水表市场上的主力军。而这背后都离不开传感器的应用。“智能水表中就有多种传感器,其中包括定位漏损的水压传感器、噪声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用于感知水流、水压等参数。”宁水集团技术副总监娄嘉骏告诉记者。
在智能安防领域,以火灾探测报警器等为代表的智能安防设备中也随处可见传感器的身影。赛特威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我国报警器安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我们从2016年开始从海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并从基础硬件提供商逐渐转型为场景化应用解决方案商,2018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赛特威尔副总经理叶丽琴告诉记者,公司一直坚持于传感器的基础研究,在烟感,气感的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不断实现国产替代。
如今,江北这些智能传感行业的“集大成者”们已在数字经济这片广阔蓝海中激起了朵朵浪花。未来,在智能仪器仪表领域,依托三星智能、宁水集团等重点企业,江北将通过突破大数据挖掘、模块集成、低功耗通讯、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物联电表、多参数智能水表等智能产品,推动智能仪器仪表在技术装备产品中的集成应用,提升在高端制造、智慧城市、数字港航等领域的应用水平。
抱团取暖产业大脑迎风起舞
江北智能传感产业链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从如今人流涌动,业态丰富的柯力物联网大厦中就可见一斑。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这里目前已引进培育规上企业26家,2022年实现产值18亿元,已成为全市智能传感产业的重要平台。放眼全区,在江北近40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智能传感相关企业就占到近十分之一,在众多的工业门类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传感器产业链很长,从设计、制备、产业化到工程应用,有上百个产业链条需打通,其中有一个链条出问题,就将功亏一篑。而要实现传感器产业化,必须解决一系列传感器产业化难题:如产业化中关键技术的突破、产业化条件的提供、产业化人才的培养、产品的市场应用规模,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与其单兵作战、各自为营,不如集腋成裘、抱团取暖,江北这些智能传感产业链企业深谙其道。
今年1月6日,由江北区政府主导,柯力传感作为“链主”企业,联合其他生态企业共同建设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大脑正式上线。这个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大脑,目前已关联生态链企业上千家,连接设备超2万台。
建设智能传感产业大脑,不仅是企业产品研发创新和企业引进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产业链协同的需要。“它将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的一些算法、模型、能力,通过跨区域、跨要素的组织协调,形成一些可复制、可对外输出的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逐步能使这个行业的企业能够进一步转型升级,能够提供最基础的构件,同时也为政府整个的产业地图、产业政策、产业导向提供更准确的服务。”柯建东告诉记者。
从传感器走向工业物联网、从企业走向产业园区平台、从集团内循环走向产业大脑……如今,“新图景”已构建,只有抢占产业聚集发展“新赛道”,才能铸造数字经济“强引擎”。
虽然,通过多方努力,江北已完成了智能传感器行业产业大脑1.0版建设。但显然,从无到有只是第一步,江北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发展的路还很长,如何以“实战实效”为前提,以“管用好用”为目标,不断迭代升级产业大脑的功能组件,提升产业大脑的服务能力,打造形成具有宁波标识度的优秀行业产业大脑,实现更高版本的迭代升级,这些问题都值得细细推敲,更需要广大智能传感产业链企业去探索去实践。
记者 陈冰曲 通讯员 沈莹 王越铭 罗秋玲
- 关键词:传感器 宁波 产业集群
- 浏览量:1017
- 来 源:宁波市江北区全媒体中心
- 编辑:清风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前沿科技驱动:仪器仪表行业的革新方向科技前沿|2024-11-25
-
强化计量科技创新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计量认证|2024-11-21
-
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2个仪器仪表集群上榜热点头条|2024-11-22
-
仪器仪表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工业互联网的到来科技前沿|2024-11-19
-
环保“十四五”规划发布,仪器仪表行业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行业动态|2024-11-19
-
工业4.0加速推进,仪器仪表行业如何抓住智能制造新机遇?行业动态|2024-11-19
-
从电表到高铁、航天产业,计量技术如何托起产业创新竞争力?计量认证|2024-11-14
-
中国传感器专家郭源生当选2025年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行业动态|2024-11-13
-
深圳光明区:3年聚集超百家企业,加速抢占智能传感器赛道行业动态|2024-11-13
-
巨哥科技发布基于MEMS芯片的微型傅里叶光谱仪新品快报|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