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光电工程教授潘涛:卅年科学生涯的再历练
发布日期:2017-06-06 10:48


潘涛,日本生物信息工学博士。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教授、博导。在光谱分析与仪器、生物医学信息、化学计量学与模式识别、偏微分方程等方向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80篇、发明专利10件。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成果二、三等奖2项、第二完成人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2项。国际近红外新闻(NIR news)团队专栏、英国皇家化学会刊物封面亮点介绍。


暨南大学 潘涛

人生格言:科学造福人类,创新引领未来!

1985年,我从四川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广西大学任教,19871月发表第一篇论文。不觉间,从事科学工作已满32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先分享一些早年的求学轶事吧。

1987-1988年,我参加了中国科大、苏州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偏微分方程研究班。由姜礼尚教授、张同教授、李大潜院士、洪家兴院士、陈恕行院士等名家讲授。李先生称我们是“八年抗战”:精修八门课,苦读而成效。我庆幸有这样的机缘,学到顶尖的前沿课程。我对张同教授的课程颇感兴趣,学间常请教于他。一年后,张先生邀我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访问四个月,跟他研习“高维双曲守恒律”—这个至今仍高难的课题。之后,林龙威教授邀我到中山大学访问一年(教育部立项)。再后,王靖华教授也邀我去中科院数学所访问四个月。方向凝练在“双曲守恒律的边界效应”,背景是超音速气流的边界层。我们的工作在国际上开展较早,论文发表在SIAM J Math AnalApp Math LQ Appl MathBVPJJIAMJPDE、自然科学进展()、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等刊物。我们证明的压缩波冲击边界可反射稀疏波的定理,被美国布朗大学数学家C. M. Dafermos撰写的专著Hyperbolic Conservation Laws in Continuum Physics(黄皮书)引用。

受母校刘应明院士团队在模糊拓扑的知名研究的影响,我回母校拜访胡淑礼老师,学习模糊数学。开展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系统及算法设计的应用研究。我主持研发的相关计算机软件成功应用到广西的几十家单位。我至今仍感到:模糊逻辑与模糊评判乃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之一。1995年,晋升副教授,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等项目。获邀到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丘成桐创立)、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客座研究等。

1998年,日本启动著名的文部省重点课题“E-Cell Project”,国立三重大学副校长T.Kameoka教授主持“代谢通路测定与分析”的子课题,面向全球招聘懂数学和物理的学者。没学过多少英语和日语,也没有出国打算的我,就这么机缘巧合的去了日本,一呆就是六个年头。在循环生物工学系生物信息工学研究室,我的研究方向为“细胞代谢及解离性代谢物分析”,涉及到数、理、化、生、计算机的各方知识。主要工具是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结合衰减全反射(ATR)技术。侧重点是化学计量学,但大量生物光谱实验得自己做。数学出身的我,还要深究“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三大化学,其困难不亚于十年前的那场历练。

首次接触近红外(NIR)光谱,是参加T.Kameoka先生主持的日本农林水产省重点课题《分散协调型多次元农産物情报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の开発》。这个项目将近红外用于田间土壤、农作物(西红柿、葡萄)的实时测定,并将数据返回监测中心。后来,在九州大学出席日本化学工学年会,结识了Y.Ozaki教授,对近红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研究先后发表在Appl SpectrosBioproc Biosyst EngMMASJJCE等刊物。赴英国剑桥大学牛顿研究所短期学术访问,并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与K.Nishihara教授开展合作等。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位。为了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中国留学基金委、中国大使馆组织评审“首届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在美、日、英、德、法五国的博士留学生中评选100)。我有幸获选,赴中国大使馆(东京)接受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卫颁发的证书和奖金,我的导师T.Kameoka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

感念国家的厚爱,蒙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刘太平教授推荐,我于2004年回国,进入暨南大学任教,同年评定为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的陈星旦院士,也是这一年到暨大创建“应用光谱”团队。和陈院士的认识,颇有传奇色彩:他让图书馆买了一本英文的近红外光谱学专著,这本书刚上架就被我借走了,他很吃惊,找到我,聊了十来分钟,他说:“你就是搞近红外的,我们一起做吧!”就这样,由校长特批,我从信息学院转入理工学院光电工程系,开启近红外之旅。

()近红外过程分析技术(PAT)的探讨

2005年,陈院士和我到广东湛江、广西宜州的甘蔗糖厂考察近红外在制糖过程的应用。从原料收购的按质论价、工艺质量监控、成品质量分级等环节,依次需要对初压汁、混和汁、清汁、清糖浆、糖蜜、白砂糖等中间及终产物的垂度、蔗糖分、还原糖分、pH值、色值等指标进行实时测定。还关注了制糖废水排放的COD检测、转基因甘蔗叶片的无损判别分析等。我们采集大量样品,通过很多实验,建立了上述各类样品及指标的预测模型。为近红外用于甘蔗制糖过程的在线分析,积累了大量数据和参数,在全国第一届近红外会议做了报道。我的体会是:在过程分析技术(PAT)中,近红外乃是珍贵的一线技术,但尚需要解决诸多技术问题。如,多过程、多目标、多参数的模型优化及动态维护才是问题的核心。

()在土壤、农产品、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

2006年,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团队合作,研制了分立波长土壤专用近红外分析样机,通过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土壤有机碳、总氮的NIR预测模型,经验证,其预测性能已接近进口的FOSS仪器。后来,与广东省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一步开发仪器通讯端口,实现野外检测和数据传输。通过粤港关键领域招标项目的实施,成功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农田系统立体污染监测的信息化。为了避免数据过拟合、模型评价失真,实现参数选择稳定性,我们基于随机性、相似性、稳定性提出定标、预测、检验设计的新方法,应用于土壤有机碳、总氮、重金属,废水COD,玉米蛋白质等的检测。还开展了白酒、葡萄酒、奶粉品牌的近红外判别分析等。论文发表在Appl SpectrosChemom Intell LabSpectrochim Acta AAnal MethodsInfrared Phys Tech、分析化学、光学精密工程等刊物。获评《分析化学》优秀论文(2012-2013年度最高引用率)。近红外在农业、食品领域的应用可行性是熟知的,但规模化应用是终极目标。必须解决仪器制造的低成本、小型便携化、一致性与模型传递、数据云平台的快速运算等核心问题。近年来,这些技术发展甚快,已经指日可待。

(三)在生物、医学、药学领域的创新应用

2007年,我先后遴选为数学(上海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暨南大学)的博导,与陈院士一起,培养了多届博士研究生,侧重于红外(NIRFTIR/ATR)光谱在生物、医学、药学领域的创新应用。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蛋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血粘度等是医学上诊断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临床指标。地中海贫血是全球性危害严重的遗传性血红蛋白病,我国广西、广东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分别高达24.50%11.07%。我们在上述诸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其中,地贫、糖化血 红蛋白、血粘度的研究为本团队首创。在药学方面,还开展了抗生素、中药口服液检测的研究。论文发表在Anal Bioanal ChemChemom Intell LabSpectrochim Acta AJ Biomed OptAnal MethodsClin BiochemJ Innov Opt Heal Sci、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学精密工程等刊物。地贫近红外研究被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刊物Anal Methods作为封面论文亮点介绍。获评《分析化学》优秀论文(2010-2011年度最高引用率)、第三、五、六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等。我相信,近红外在健康、医学领域也有相当的适用性,将从研究殿堂逐步推入实际应用。


()面向仪器设计及应用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近红外分析包含样品、变量和模型三要素。由于近红外的吸收强度弱,通常不需要处理便可直接测量样品,快速简便。这既是优点也是难点:我们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多组分的复杂体系,化学计量学是问题的核心。需要解决光谱预处理、波长优选、多变量校正方法等环节的多目标、多参数优化及稳定性。我们提出Savitzky-Golay平滑参数与PLS潜变量数同时优化的算法、基于连续型的移动窗口PLS的模型集群方法等。在变量优化方面,兼顾到参数选择稳定性,我们提出了准连续型的等间隔组合方法(EC-MLREC-PLS);分段连续型的相关系数优化(CCO-PLS)、吸光度值优化(AVO-PLS)方法;离散型的最优伙伴波长组合(OPWC-PLS)、重复率优先(RRPC-PLS)方法等。在复杂样品的光谱分析中取得成功应用,申请了发明专利。对于提高光谱预测能力、降低复杂性和专用仪器设计具有意义。论文发表在Appl SpectroscChemom Intell LabSpectrochim Acta AAnal MethodsInfrared Phys TechJ Innov Opt Heal Sci、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学精密工程等刊物。

我在历届国际近红外、亚洲近红外会议上作过六次大会发言,先后介绍了这些工作。最近,国际近红外新闻(NIR news2015)团队专栏介绍我们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化学计量学乃是近红外分析的另一个核心。我们面对的是多过程、多目标、多参数的动态数学建模,博大精深。必须融合数、理、化、生、计算机的各方知识,集成创新,攻克难关。


2006年第一届全国近红外会议开始,我出席了几乎每一届的中国、亚洲、世界近红外学术盛会,以及我们近红外理事会的活动,堪称近红外的铁杆粉丝,深切地感受到近红外的强大生命力。近红外学会也一直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早在2010年,学会的袁洪福、韩东海、刘慧颖、梁逸曾诸领导就到暨南大学考察、指导。另一方,业界的朋友也找上门来,精诚合作,成立“智能检测网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商近红外规模化应用之大计。现代的近红外已经是云仪器、云计算的触角和纽带,连接物联网、大数据。并将伴随着人工智能一道步入新时代。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奋斗,攻克难关,为我国的近红外光谱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关键词: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近红外技术
浏览量:10953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