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时代的化工行业气体安全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0-12-11 13:55

化工行业中的气体检测应用多种多样,有些工人可能使用PID传感器来检测诸如苯乙烯或乙烯等特定气体,而有些工人可能会在进入储罐之前检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停机或大修期间,工人可能会使用标准四气体检测仪监测密闭空间,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气体情况添加其他传感器。


遍布整个工厂的化学危害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有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因此很难追踪谁在检测什么气体,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进行监测,确保员工安全这个任务非常挑战,然而,无线互联、羽流模型等创新技术可以把复杂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


实时可见的无线互联


通常情况下使用便携式扩散气体检测仪,可以充分保护化工厂中的大多数工人免受气体危害。但是,大多数工人都可以依靠同样的检测仪以及针对该应用配置的传感器,并不意味着您的气体检测程序已经完成。无论您拥有少量气体检测仪,还是需要在大修时管理大量气体检测仪,都必须强调: 可见性至关重要 。


使用传统的气体检测仪,您只能在用户离开现场并归还仪器后才能查看气体警报信息,这样使您无法知悉该工人在归还检测仪之前可能曾经遇到的气体危险。这个时间段可能是一天、一周甚至更久。仪器对接管理平台后,您必须在系统中挖掘历史数据,才能找出工人曾经面临的安全问题。



新型的无线气体检测仪,例如Ventis Pro5无线多气体检测仪,通过增加对关键安全数据的可视性,将气体检测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无线连接使检测仪可以立即与安全管理人员和附近的同伴共享气体读数、人员跌倒警报、紧急呼救警报和位置数据。借助各种连接选项,您可以将仪器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您也可以通过文本或电子邮件在控制室或世界上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实时查看所有数据,所有警报和用户信息都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因此您始终可以准确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有了这些信息,您可以立即解决安全问题,而无需花费数天甚至数周。



保护特定区域    


通过Ventis Pro5检测仪将您的工作人员检测数据连接到云端,在他们得到了好的保护的同时,您也可以连接区域监测仪,以对现场情况获得相同的可见性。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使用Radius BZ1区域监测仪在工作场所围出安全检测区域。当区域监测仪Radius BZ1检测到气体危险时,该警报将与该区域中所有相互连接的个人和区域监控仪共享,从而向全体工人提前发出现场气体条件变化的警告。同时,区域监测仪的警报还会通过文本/电子邮件警报来通知安全联系人。



除了保护您的现场工人外,兼顾化工装置周边社区的安全也很重要。如果有意料之外的化学物质泄漏,关键的一点在于,您必须了解泄漏的气体种类、气体流向以及附近的社区是否有危险。SAFER实时动态羽流模拟软件可以将来自气体和气象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集成到高级算法中,以预测气体飘向何方及扩散范围多大,从而帮助您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有时候我们不知道泄露来自何方,SAFER还拥有强大的反算能力,可以反过来追查泄漏源的位置。



除了实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外,您还可以使用SAFER实时动态羽流模拟软件为未来的情景作计划和准备。例如,您可以汇总历史气体和气象数据,并模拟演练如果发生全厂断电和燃烧事故时的状况。进行这些模拟演练能够帮助您制定应急响应预案,以便在发生实际紧急情况时做好准备。


PID:监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在安全程序涵盖了您的所有员工和工作场所之后,您该把目光投向工厂中的特定领域了。带有PID传感器的专用检测仪对于工人可能会遇到VOC或其他异味气体的特定任务,例如用于检查首次进入的密闭空间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连续监测空气十分有效。这些高科技监测仪可为采样和许可任务提供先进的气体检测功能。


当您的工人清洗运输化学物质后的车辆或在储罐上进行动火作业时,他们可能面临许多气体危害,但没有一个专门的传感器可以检测这些危害。乍听之下,问题似乎比较严重,但您可以使用PID传感器轻松解决。无论所涉及的危害是已知气体还是您担心一般的VOC,如果所涉气体的电离能小于10.6ev,PID传感器都能检测到这些危险气体。为了实现广泛的覆盖范围,您的团队可以将 MX6 iBrid与PID传感器一起使用,并且还可以同时检测五种其他气体,从而使您可以方便地将一台监测仪用于多种用途。


化工行业危险而复杂,在此类行业中仅仅给工人提供传统的检测仪就派他们去工作是不够的。当您要进行气体检测项目时,英思科能够同时为您和您的工人提供现场气体危害可见性的全面管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化工行业 气体安全 解决方案 英思科
浏览量:13183
来 源:英思科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