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生成的传感器融合硬件在环 (HIL) 测试方案
发布日期:2019-10-29 17:25
鉴于在真实场景中测试汽车成本高时间长,为找到高效的测试方案,汽车行业的工程师把目光转向了硬件在环 (HIL) 测试系统。NI的硬件在环(HIL)实时测试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可扩展性,支持与很多场景仿真软件进行交互。NI汽车杂志(2019 Q2)中对此有(史上最)详细的描述,一起了解下。
应用要求
■ 将硬件I/O与IPG CarMaker、VIRES VTD或TASS PreScan等场景生成工具相集成。
■ 同步生成I/O信号
■ 并连接到ADAS控制器;
■ 通过严格的定时控制,即可测试帧延迟或相位相干等故障
■ 由于系统不断集成更多I/O类型(如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因此需要确保系统的灵活性,以满足未来的I/O要求
NI解决方案
■ VeriStand实时测试软件可集成各种第三方场景生成工具,以便您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
■ PXI模块化硬件可生成OTA雷达信号、摄像头信号、车载总线信号以及通用I/O
信号, 同时还具有硬件和软件故障插入功能以及纳秒级同步和定时控制
■ TestStand自动化测试软件或Python脚本可助您执行测试序列,以实现测试自动化,并在加快测试进度的情况下提高测试覆盖范围
■ 利用NI工具链的开放性,最大程度控制您的测试系统,并最大限度提高测试覆盖范围
■ 无需高昂成本或大幅更换硬件,即可更换摄像头接口、注入比特流故障,并利用实时空口(OTA)反射技术测试雷达传感器, 或添加新传感器类型。
■ 使用PXI等软件定义的模块化平台以及VeriStand,让系统灵活地适应未来需求: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的变化,轻松地向系统中添加I/O模块。
“NI系统具有灵活性、模块化特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将其与其他I/O相集成,以构建完整HIL测试系统来设计和测试雷达。同时NI系统兼具目标模拟和雷达设备测量功能,使用户无需购买多个系统,从而降低设备和系统测试成本。”——Giuseppe Doronzo,Altran Italia高级架构师
官方介绍:“基于场景生成的传感器融合硬件在环 (HIL) 测试”指的是,将场景生成工具与硬件I/O集成,回放所模拟的场景,以验证ADAS控制器上的传感器融合和决策算法。而且,场景生成功能还可帮助您扩大测试覆盖范围,因为您可以创建满足特定测试需求的场景,无需依赖于道路测试或过去记录的数据。
应用要求
■ 将硬件I/O与IPG CarMaker、VIRES VTD或TASS PreScan等场景生成工具相集成。
■ 同步生成I/O信号
■ 并连接到ADAS控制器;
■ 通过严格的定时控制,即可测试帧延迟或相位相干等故障
■ 由于系统不断集成更多I/O类型(如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因此需要确保系统的灵活性,以满足未来的I/O要求
NI解决方案
■ VeriStand实时测试软件可集成各种第三方场景生成工具,以便您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
■ PXI模块化硬件可生成OTA雷达信号、摄像头信号、车载总线信号以及通用I/O
信号, 同时还具有硬件和软件故障插入功能以及纳秒级同步和定时控制
■ TestStand自动化测试软件或Python脚本可助您执行测试序列,以实现测试自动化,并在加快测试进度的情况下提高测试覆盖范围
■ 利用NI工具链的开放性,最大程度控制您的测试系统,并最大限度提高测试覆盖范围
■ 无需高昂成本或大幅更换硬件,即可更换摄像头接口、注入比特流故障,并利用实时空口(OTA)反射技术测试雷达传感器, 或添加新传感器类型。
■ 使用PXI等软件定义的模块化平台以及VeriStand,让系统灵活地适应未来需求: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的变化,轻松地向系统中添加I/O模块。
“NI系统具有灵活性、模块化特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将其与其他I/O相集成,以构建完整HIL测试系统来设计和测试雷达。同时NI系统兼具目标模拟和雷达设备测量功能,使用户无需购买多个系统,从而降低设备和系统测试成本。”——Giuseppe Doronzo,Altran Italia高级架构师
- 关键词:传感器 测试方案 解决方案
- 浏览量:1035
- 来 源:NI
- 编辑:仪商F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2025 仪器仪表技术突破:智能化、微型化、量子化如何重构行业?技术分析|2025-07-30
-
操作指南 | 如何把福禄克测振仪用到 “超预期”产品应用|2025-07-24
-
多行业电流测量仪表解决方案全解析解决方案|2025-07-22
-
电流测量仪表技术发展新方向:智能精准,多元融合技术方向|2025-07-22
-
东南大学研发新型传感系统,手机秒变高灵敏气体检测仪前沿科技|2025-07-21
-
拓普瑞M208无线高速数据采集卡--在无人机安全飞行测试中的应用 高精度温度、压力及热流多参数同步监测案例航空航天|2025-07-18
-
接地电阻测试仪技术分析:原理与创新技术分析|2025-07-18
-
误报率趋近于零?FLIR智能算法如何破解早期火灾探测难题产品应用|2025-07-16
-
射频芯片车规可靠性测试:从通用标准到射频专项要求半导体|2025-07-12
-
4457系列数字示波器特色功能:分段录制,瞬态尽显!产品应用|2025-07-10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