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包括了“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
本文,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全文,2024年度“智能传感器”专项包括20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1.65亿元: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10项)、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9项)、谱系化智能传感器及系统应用(1项)。
此外,2024年“智能传感器”另有两项“揭榜挂帅”榜单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4000万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因此,每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都是中国传感器产业最瞩目的年度科研项目。
下面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详情: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及“揭榜挂帅”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相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主责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已发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方向
1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
1.1 里德堡原子远红外光-可见光相干转换机理及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2 导波增强感知调控机制及传感器阵列(基础研究类)
1.3 曲面图像三维集成制造技术及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4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原位传感机理及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5 宽禁带半导体纳米化感知增强机理及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6 晶粒人工取向压电陶瓷制备技术及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7 离电活性聚合物感知增强机理及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8 MEMS力声敏感元件可靠性基础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类)
1.9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传感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10 新型量子传感器件(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
2.1 高稳定微型硅光陀螺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2 抗污染高频响精密气体流量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3 耐压低噪MEMS水声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4 高速高对比度透视成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5 高分辨宽温区金属磨粒检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6 弱辐射检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7 大量程高精度电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8 柔性血流多参数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9 新型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的设计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类,中小企业项目)
3谱系化智能传感器及系统应用
3.1 高分子提取工艺过程监测传感器及系统应用(应用示范类)
4“揭榜挂帅”榜单任务
1. 石化生产泄漏风险监测传感器及安全预警应用(应用示范类)
2. 中小跨径桥群灾变轻量化监测关键传感系统及应用(应用示范类)
二资助计划
2024年度拟启动20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1.65亿元。其中,在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方向,部署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200万元。在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方向,部署中小企业项目,每个项目200万元。为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智能传感器的技术创新,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5:1;应用示范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5:1。
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除特殊说明外,每个指南任务拟支持项目数为1项,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基础研究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5家;共性关键技术类和应用示范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8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要求对指南内容全覆盖,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揭榜挂帅”
本批榜单拟启动2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4000万元。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8家。项目设1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
榜单申报“不设门槛”,项目牵头申报和参与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项目(课题)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申报团队数量不多于拟支持项目数量的榜单任务方向,仍按程序进行项目评审立项。明确榜单任务资助额度,简化预算编制,经费管理探索实行“负面清单”。
三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
01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设1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02整合优势创新团队,并积极吸纳女性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研发,聚焦指南任务,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鼓励有能力的女性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领衔担纲承担任务。
03项目实行一轮申报,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网上填报申报书。项目申报人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从指南发布日到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超过50天,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2)申报书应包括相关协议和承诺。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严禁弄虚作假。
(3)申报书须经相关单位推荐。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科管系统统一报送。
四申报资格要求
1.申报重点专项的项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以及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3.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研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4.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
5.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6.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7. 在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科管系统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在研项目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8. 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申报指南,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限项申报要求
01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课题),课题负责人可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02涉及与“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2个重点专项项目查重时,对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不超过400万元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不超过400万元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港澳台项目,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他重点专项项目(课题)互不限项,但其他重点专项项目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参与申报此类不限项项目。
03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项目实施联合查重。对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项目(课题)负责人,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限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成员)、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限部门推荐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主要参与者)实施联合限项,科研人员同期申报和在研的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 项,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青年科学家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国际合作类项目3 类项目不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限项范围内。
04项目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执行期)到2024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六申报程序
1.网上申报。请各申报人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申报书中所需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网上填报的申报书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和项目评审工作的依据。
2.申报指南获取方式:请申报人登陆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在"公开公示-申报指南"菜单栏中查看申报指南,或联系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咨询。
- 关键词:传感器
- 浏览量:2639
- 来 源:传感器专家网
- 编辑:流川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仪器仪表行业迎来新政策,智能制造成发展方向政策解读|2024-10-17
-
6项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国家标准获批发布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法规标准|2024-10-17
-
广东省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2024-10-10
-
1分钟了解工业级真有效值数字万用表工程师园地|2024-09-29
-
细则公布,20项1.65亿元!“智能传感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政策解读|2024-08-13
-
昆博研究院牵头起草MEMS硅压阻温压复合压力传感器芯片国家标准法规标准|2024-08-1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 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法规标准|2024-08-09
-
新能源车需用到多少颗芯片?工程师园地|2024-08-09
-
【新政策】企业如何利用10%税收优惠实现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政策解读|2024-07-19
-
注意!2025年12月31日后,这类传感器禁止进出口和生产!政策解读|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