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公路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智慧公路是为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属性,集成应用先进的感知技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形成开放共用的基础平台;它以安全、高效、便捷、绿色为目标,结合多样、开放的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为人和货物的快速运输提供可靠的网络化通行服务,为车车/车路交互提供自由的通信管道服务,为应急事件提供全时可响应的应急服务,为出行者提供精细化、自主化的出行服务。
2、中国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建设投资不断增长
2010-2018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密度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84.7万公里,比2017年增加7.3万公里。公路密度50.5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0.8公里/百平方公里。
2018年末高速公路里程14.26万公里,增加0.61万公里;高速公路车道里程63.33万公里,增加2.9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0.55万公里,增加0.33万公里。
2010-2018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密度统计情况
2013-2018年,中国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2018年中国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35亿元,比2017年增长0.4%。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972亿元,增长7.7%;普通国省道建设完成投资6378亿元,下降12.2%;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986亿元,增长5.4%。
2013-2019年H1年中国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8年中国公路交通投资结构占比统计情况
3、政策利好持续加码智慧公路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进智慧交通行业的有序发展:
——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交通运输部要求,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交通运输成为北斗导航的民用主行业,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公网和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实现行业应用。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出行信息服务全程覆盖,物流服务平台化和一体化进入新阶段,行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交通与汽车、电子、软件、通信、互联网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新业态和新技术应用水平保持世界先进。
到2035年,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天地一体的交通控制网基本形成,按需获取的即时出行服务广泛应用。我国成为数字交通领域国际标准的主要制订者或参与者,数字交通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全球领先。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
为推动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及智慧公路试点有序开展,防止试点同质化、碎片化,在北京、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等地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
试点主题重点但不限于以下六个方向: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
4、智慧公路核心系统投资热情高涨
据ITS114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公路信息化(含路网监测、计重收费、治超非现场检测等)千万项目市场规模约为161.93亿,项目数301个,千万项目平均投资约为5379.83万。截止2017年12月底,我国公路信息化千万项目前十企业市场规模总计约为66.36亿,约占公路信息化总市场的40.98%。
据ITS114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公路信息化(含路网监测、计重收费、治超非现场检测等)千万项目市场规模约为192.12亿,项目数422个,千万项目平均投资约为4554万。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国公路信息化千万项目前十企业市场规模总计约为63.45亿,约占公路信息化总市场的32.9%。
2017-2018年中国公路信息化千万项目市场规模及项目数量统计情况
2018年我国公路信息化市场前十强企业的市场规模均超过了4.5亿,其中紫光捷通的市场规模约8.2亿,中铁系和北京公科飞达的市场规模也均超过了7亿。
浙江企业集体表现不错,浙大中控、浙江机电设计研究院、浙江高速信息加起来接近14亿。传统ITS集成商中,电科智能获得近3.5亿项目,银江一个项目就有2.75亿,超过3个亿的还有很多企业,去年在榜单上的瑞华赢、中远海运都超过3亿。
2018年中国公路信息化市场前十强企业分析统计情况
- 关键词:智慧公路,公路,信息化
- 浏览量:2568
- 来 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 编辑:仪商WXF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2025年中国政策支持与投资风险下的车路协同发展路径市场分析|2025-05-23
-
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市场简析(附行业市场现状、商业模式、行业壁垒及竞争格局分析)市场分析|2025-05-22
-
产研报告|电子测量仪器:技术驱动与产业变革下的战略机遇市场分析|2025-05-19
-
2025年中国汽车辅助及自动驾驶领域毫米波雷达应用分析市场分析|2025-05-15
-
55家A股上市仪器仪表企业积极分红,分红金额合计超57.4亿元市场分析|2025-05-13
-
电子测量仪器市场深度剖析:现状、趋势与展望市场分析|2025-04-25
-
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分析:规模增长与领域动态市场分析|2025-04-03
-
电工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优势背后的全球竞争格局市场分析|2025-04-01
-
LCR 测试仪市场格局生变,国产厂商加速高端化布局市场分析|2025-03-31
-
工业现场视觉 AI 分析: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赋能高效管理市场分析|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