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智时代,罗德与施瓦茨亮相汽车测试盛会ATE 2024
发布日期:2024-08-28 12:12

8月28日,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ATE 2024)已经拉开帷幕。罗德与施瓦茨(以下简称“R&S”)在本次展会上,围绕“智能、互联、与安全”展示汽车测试相关六大解决方案,包括车载紧急呼叫、数字钥匙、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整车天线与OTA、车载毫米波雷达与雷达罩、以及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测试等测试解决方案。R&S旨在基于其深厚的测试测量技术专长,以及全面完善的汽车测试解决方案,助力汽车企业加速智能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1、车载紧急呼叫系统解决方案


车载紧急呼叫系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车辆碰撞自动触发或驾驶者通过一键操作向紧急服务中心求助,获得及时救援,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伤害。随着各国法律法规对该系统的强制要求,符合法规的系统级测试需求越来越多。R&S创新的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测试方案,包括网络传输侧,卫星导航模拟,以及模拟呼叫平台和配套的自动化选件,极大提高测试效率。通过结合R&S CMW500/CMX500综测仪和R&S SMBV100B矢量信号发生器,一套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法规下的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测试需求。 



2、数字车钥匙测试解决方案


数字车钥匙巧妙地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便捷性,通过手机和可穿戴设备,赋予车主无与伦比的汽车控制体验。但数字钥匙安全问题始终是关键挑战。为了确保车辆安全,数字车钥匙采用了如蓝牙BLE和超宽带UWB技术进行定位,测距和测角。R&S CMW270/CMW500和CMP180/200能够针对BLE和UWB进行射频和物理层的测试测量,以确保产品满足规范要求。同时,R&S CMQ和ATS800R电波暗室的测距和测角精度测量和校准能力,进一步确保了数字车钥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化发展,汽车面临外部复杂电磁环境和内部网联自兼容的难题。R&S凭借深厚的EMC一致性、预一致性和调试技术专长,提供广泛的测试设备,并支持所有相关的商业、无线、汽车电子、航空航天EMC标准。R&S提供ESR/ESW接收机,各型天线和附件,配套ELECTRA测试软件在标准电波暗室内组成EMC/EMI测试系统,满足各类电磁兼容的法规测试和认证测试。


4、整车天线与OTA测试解决方案


智能网联汽车及高阶自动驾驶车辆的整车射频和天线设计对车厂硬件和车辆在环测试流程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减少在试验场进行昂贵且不可重复的测试。车厂需要优化车外和车内的天线系统,以提供足够的通信性能。同时,天线和其他机械部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着车外和车内的电磁环境。R&S解决方案通过在全电波暗室内,配合摇臂和机械转台以及近场探头,辅以专利的近远场转换算法和全自动测量软件,帮助车厂进行车内通信和天线位置优化,复杂场景模拟和人体电磁场暴露评估,满足车厂对高精度、全面的射频和天线测试需求,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和高阶自动驾驶车辆的通信性能和安全性。



5、车载毫米波雷达和雷达罩解决方案


汽车雷达是用于开发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ADAS) 的关键技术,能够立即测量距离、角度和速度,并生成关于周围环境的详尽图像。它支持紧急制动等关键性安全功能,因此芯片组、传感器和模块需要在从开发、一致性测试到生产的每个阶段进行全面测试。R&S AREG800A汽车雷达回波发生器,模拟具有不同距离、雷达散射截面 (RCS) 和径向速度的动态目标,从汽车雷达的研发到生产,通过构建场景帮助提升测试效率。同时,QAR50和QAR50-R毫米波透波扫描仪能精准的测试雷达罩的透波,损耗和均匀性。两者助力汽车雷达提供更远更精准的目标探测。



6、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测试解决方案



车载以太网通过连接汽车电子总线系统(车载组件)实现快速、高性价比数据通信。随着开放联盟(OPEN Alliance)采用更多IEEE车载以太网新技术,车载以太网速率大幅度提高,一致性测试变得多样化。针对TC1, TC8, TC9, TC12, TC14和TC15的物理层一致性,R&S提供了RTO/RTP数字示波器和ZND/ZNB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组合,配合夹具RT-ZF系列以及自动化选件,一键出测试报告,极大提高了车载我以太网物理层一致性测试效率。


R&S的展台位于上海世博展览馆NO.1062。8月28日-30日,R&S的技术专家将进行现场演示,并期待与各方深入探讨,分享技术方案与行业洞察。不见不散!

关键词:罗德与施瓦茨 汽车测试
浏览量:13294
来 源:罗德与施瓦茨中国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