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逾九十高龄,姚骏恩院士依然对六十三年前国庆期间北京展览馆的盛况记忆犹新:1959年10月1日,北京展览馆中央大厅大排长龙,蜂拥而至的人们争相一睹为快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电子显微镜的风采,此台10万倍电子显微镜神奇到能将蚊子翅膀上的“汗毛”看得一清二楚。
这台XD-100型电子显微镜,正是由姚骏恩主持设计与研制。该项成果被列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由仿制到自主设计制造的一个标志。从此,我国仪器仪表领域在自主创新之路行稳致远,姚骏恩也由此迎来屡创佳绩的科研人生。
姚骏恩是著名应用物理专家,主要从事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分析成像仪器研制及其应用研究;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和《电子显微学报》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之一,对有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于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师从光学泰斗王大珩,起步于中科院仪器馆
姚骏恩大学期间起初就读于大连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学校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了摸底考试。考试那天的监考老师正是光学泰斗王大珩教授。
其时,大连大学工学院尚无应用物理系,1950年秋,王大珩动员学生转学应用物理。于是,包括姚骏恩在内的20名学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应用物理系的首批学生,姚骏恩担任班长,后又被选为校学生会数理分会主席。
1952年,为了支持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的需要,全国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全体提前一年毕业,姚骏恩进入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现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
从采购实验仪器设备等到研制精密电阻箱,姚骏恩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逐步培养了他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深耕分析成像仪器,科研屡创国内“第一”
1958年9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成立电子显微镜研究小组,决定自行设计研制100kV大型电子显微镜,由姚骏恩任组长和课题负责人。他全力以赴投身科研任务,快速完成了电子显微镜电子光学系统和电磁透镜的设计,并提出了对机械、电子线路等要求。1959年9月末,经过10个月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姚骏恩率领研究小组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XD-100型电子显微镜。
其后,该项成果被列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从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的一个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并收入《自然科学大事年表》。当年10月1日,这台10万倍电子显微镜作为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展览馆中央大厅闪亮展出。
1964年,姚骏恩在XD-100的基础上,又设计研制DX-2型100kV电子显微镜,重点解决了电子显微镜的“心脏”——物镜极靴的研制和髙稳定度100kV髙压电源的问题,分辨本领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0.4/0.5nm。
1965年,他在《科学仪器》杂志上发表了我国第一篇详细论述电镜设计制造的论文,对国内的电镜研制工作起到了先导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后,姚骏恩的科研事业蒸蒸日上。1973~1975年负责指导完成我国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研制;1987~1988年率先在国内提出并主持完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和生产;1991~1993年提出并主持完成我国第一台超分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还主持研制了原子力显微镜。
丰硕科研成果让姚骏恩荣获诸多荣誉,他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等11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
只争朝夕于“第四次创业”,聚焦空间纳米测控技术
进入新世纪,姚骏恩迎来了科研事业“第二春”。2001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年,姚骏恩参与研制生产的Nspm-6800型扫描探针显微镜获得了2001BCEIA金奖。2003年,他迈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首席科学家和理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姚骏恩说:“这实现了他54年前报考航空工程系为祖国航空事业服务的愿望。”对此,他倍加珍惜。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间,姚骏恩只争朝夕,全力以赴致力于工作之中:开拓学科方向、培养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技术部等支持下,他负责完成了“纳米分辨率活细胞扫描探针原位实时显微观测系统的研究”、“复杂系统与空间物质结构科技创新平台”的子平台——空间物质纳米级就位测试、“扫描电镜增配聚焦离子束纳米加工系统”、“场发射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制项目,并筹建了“微纳测控与低维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实验室。
姚骏恩将这次工作机会比喻为“第四次创业”:第一次是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主持设计、研制10万倍大型电子显微镜;第二次是在中科院北京科学仪器厂研制我国第一台扫描电镜;第三次是在中科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主持完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和生产工作。
姚骏恩说:“这是我的第四次创业,我希望重振我国电子显微镜制造事业;发展空间纳米测控技术,在进行太空探测时,能用上中国自己研制的超显微分析仪器,把原子力显微镜等超显微镜放到空间,在月球、火星表面实现纳米量级的就位测量……”
- 关键词:仪器领域 院士风采 姚骏恩
- 浏览量:12483
- 来 源:仪商网
- 编辑:天宏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加码科学仪器智能制造!海能技术拟投2亿元落子松江行业动态|2025-07-14
-
青岛崂山区:聚力培育仪器仪表产业生态行业动态|2025-07-09
-
比汽车工业艰难百倍的实验仪器,中国又发展到哪一步了?行业动态|2025-07-06
-
同门科技:创新赋能精密测试,开启智能测试电源新时代行业动态|2025-07-02
-
全球市场占有率近70%,看松江这家科学仪器企业如何全球化突围行业动态|2025-06-26
-
国产传感器硬核破局!华为P80全球首发国产1英寸大底热点头条|2025-06-25
-
剑指高端仪器创新,全国首个区级科学仪器专项计划出炉行业动态|2025-06-16
-
培育产业创新生态,首届全国大学生科学仪器创新大赛启动行业动态|2025-06-16
-
重磅!《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行业动态|2025-06-11
-
【展商聚焦】方瞳科技携带模块化仪器系列产品亮相2025华南测试测量展!诚邀共赏!活动资讯|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