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科技2022一季度业绩反转向好 去年研发投入大增43%
发布日期:2022-05-07 11:44

近日,国内红外行业上市公司大立科技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下降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下降56.16%,每股收益为0.29元。



大立科技表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防疫类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2021年下半年受到疫情反弹特别是对局部重点地区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民品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年报基期正值防疫用品需求激增的2020年,公司生产的防疫类产品,尤其是红外人体测温仪订单快速增长,助推公司在2020年实现业绩新高;但从产品属性上看,红外人体测温仪属于耐用品,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客户一次购买后可使用较长时间,更新频率较低。受此影响,公司2021年的业绩出现下滑并不意外。


若剔除基期业绩的影响,相较于2019年,大立科技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26%;从各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大立科技2021年一季度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93亿元、3.47亿元、1.01亿元和6403万元;各季度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59亿元、-933万元和-7968万元,下半年业绩呈现下滑趋势。


但是,去年下半年的亏损并未持续。大立科技4月29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业绩向好。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41亿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近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研发投入大增43% 专利申请史上最多


从经营层面来看,大立科技存在不少亮点。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量产双技术路线(非晶硅与氧化钒)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的红外企业,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天眼查显示,公司现有发明专利65项、实用专利32项、外观专利19项,从申请年份看,2021年公司专利申报数量处于历史顶峰,高达41项,其中处于有效状态(已授权)的有19项。


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7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21.80%,较上年同期增长42.54%;公司已启动定增项目中的“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设立北京研发及实验中心,实施完成后可迅速跻身国内光电系统行业研制单位前列,实现在光电技术专业领域创新跨越式发展;公司后续将与杭州、上海两地研发中心实现协同,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整合资源,加速技术升级。


战略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大立科技在4月24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2021年10月,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开展光电装备项目研发合作。合资公司在2021年12月底完成了工商设立登记,取得了营业执照,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合作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目前进展顺利。


此外,公司还披露,正在与兵器工业下属夜视研究院集团战略合作,各自整合氧化钒非制冷探测器业务、技术、团队和相关核心资产,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专注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机芯研发生产,生产全型谱系列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目标是在国内市场特别是兵器集团已有的军品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成为行业龙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备受关注的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也有新进展。今年1月5日,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就在调研大立科技时重点考察观看了瞄准吊舱应用演示。早前公告显示,公司于2022年2月24日以总价人民币950万竞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主要用于建设光电瞄准吊舱等光电系统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实施。


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机载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目前进展顺利。报告期内,已经如期完成样机研制,正在开展挂飞等相关科目试验,对样机进行充分验证。机载光电吊舱是光电领域的尖端装备,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有研制能力,预计该产品将有效提升大立科技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立科技 业绩 研发投入
浏览量:3227
来 源:财联社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