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没有发言权。”近日,在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时,记者感受到了他对加强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的紧迫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双碳”之诺。
但面对中国的“双碳”目标,作为长期深耕计量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士,方向却显得有些“焦虑”。
方向的“焦虑”不无道理。在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双碳”战略的同时,我国却面临着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尚不健全的尴尬——碳计量技术和标准规范的缺失,影响碳排放数据的国际互认,削弱了我国在国际碳市场的谈判竞争力,还将导致国际上对我国碳排放数据存在明显高估以及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较高的碳关税成本等后果。碳计量技术和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掣肘因素之一。而基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对碳排放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在国际上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兴技术,具有中间环节少、准确性高和实时报送的优点,也可有效支撑间接核算数据的验证。欧美国家已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如美国立法规定,年碳排放量超过2.5万吨的排放源必须安装CEMs,并将数据在线报送监管机构。英国监管机构定期通过大气测量和反演模型相结合对排放清单进行外部验证,及时查找和减少核算误差。
基于这些情况,今年全国两会上,方向聚焦碳计量技术的研发应用,带来了一份《关于高度重视先进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和国际标准制定的提案》。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核心是控制碳排放总量,摸清碳排放底数,是科学决策、成效评估和国际谈判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方向说,要尽快建立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制定基于直接测量为基础的核算报告国家标准,增强统计监测能力,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完整准确和一致可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有力支撑科学决策和国际合作。
碳计量技术的标准也同样制约着我国碳计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方向表示,当前,我国碳排放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规范发展滞后,难以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完整。
“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这既是国家利益的体现,更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方向说,要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建立全球互认的碳计量监测核算报告标准,为全球减排合作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大先进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对先进碳计量技术和高端碳测量仪器研发应用实施专项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与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我们首先要在国家标准层面实现测量和核算方法学的统一,完成碳数据准确性的国际互认和接轨,同时在国际标准层面继续深化发挥计量的引领作用,在国际碳减排测量标准制定与技术研发方面争取主动。”方向说,由于计量工作相关部门目前并不在我国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团队中,因此还未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和谈判。他建议吸收计量测试专家加入我国“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组”和国家标准起草组,积极推动我国计量测试专家加入“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起草组,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要通过主导或积极参与国家间碳数据测量国际比对,以国际互认的碳排放数据测量体系为支撑,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方向看来,今年初国务院印发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包含碳计量技术规划,市场监管总局也制定了《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就是要通过先进碳测量技术支撑我国碳市场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数据质量,达到“报告的1吨就是排放的1吨”的国际要求,实现国际互认。
“市场监管部门要搭建好平台,让全社会认识到计量工作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谈及如何加强各部门协同发力,方向认为,要让碳计量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到国家碳标尺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国家碳排放清单的编制,以及未来应对碳关税等工作当中,发挥计量“度量衡”的作用,提升我国碳数据的可信度,提升我国在温室气体国际合作中的贡献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加积极和更加有效的作用。
(中国质量报 张文礼)
- 关键词:两会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方向 碳计量
- 浏览量:11455
- 来 源:中国质量报
- 编辑:清风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专家访谈 | 人工智能计量检测融合:探索 计量检测赋能人工智能 新变革,这些方面将有 “巨变”?行业动态|2024-12-13
-
助推开封仪器仪表发展 打造制造立市“新动能”行业动态|2024-07-25
-
贵阳学通仪器仪表: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行业动态|2024-04-03
-
IC PARK公共测试服务平台芯片测试联合实验室揭牌运营行业动态|2024-04-03
-
江苏:培育以声学MEMS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开创产业未来行业动态|2024-04-02
-
从“芯”出发 向“新”而行 聚焦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系列报道之二行业动态|2024-03-18
-
发展人工智能,要装好刹车再上路科技前沿|2024-03-18
-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依托未来产业科技园 以“四链”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热点头条|2024-03-08
-
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代表委员们带来了这些对策热点头条|2024-03-08
-
汉威科技拿下安然股份51%股权 强化超声波燃气表行业竞争力行业动态|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