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行业动态

思仪科技重启IPO征程,国产高端仪器能否突围引关注

来源:界面山东 发布时间:2025-08-01 编辑:清风

7月24日,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这家曾于2023年6月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高科技企业,时隔两年后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技术底蕴,电子测量领域“国家队”

测量仪器被称作“工业生产的放大镜”,其精度决定着制造业的高度。

思仪科技成立于2015年5月,前身为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2020年完成混改及股改后更为现名。作为中国电科集团第一家二级单位股份制公司,公司本部位于山东青岛。

该公司专注于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等测量仪器以及自动测试系统、微波毫米波部件等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批量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思仪科技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达50.5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8%。

在财务表现方面,思仪科技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2.51亿元增长至19.49亿元,净利润从1.19亿元提升至2.28亿元。

不过,政府补助在其利润构成中占比较高。2020年至2022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6.54%、22.59%和17.18%。

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公司在逐步增强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凸显了国家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


再战IPO,此前关联交易与信披质量成拦路虎

思仪科技此次IPO之旅已非首次。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曾于2022年12月申报科创板IPO,当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募资12亿元。

然而在经历上交所首轮问询后,公司于2023年6月撤回上市申请。如今时隔两年,思仪科技重整旗鼓,将保荐机构由中信证券更换为国泰海通,再度冲刺资本市场。

回顾2023年思仪科技撤回IPO的原因,上交所的首轮问询揭示了关键问题。在首轮问询中,思仪科技关联交易金额及占比较高、资产划转、同业竞争等问题被重点问询。

更引人关注的是,当时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因信披质量被质疑。上交所在问询中“点名”指出,关联交易等多处重点问题的信息披露简略,中介机构相关核查亦不全面,招股书存在多处笔误。

上交所直接要求其说明投行“三道防线”是否有效执行,这在IPO审核中较为罕见。

前次IPO的募投计划显示,公司拟投入12.06亿元用于“高端电子测量仪器生产线改造与扩产”“新一代移动通信测试研发与产业化建设”等项目。

此次思仪科技再次向资本市场进发,能否上市成功还有待时间验证。


文:牛星钧

162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