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消息,6月初,团队计划利用物联网智能监测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更精准的山泥倾泻预警系统,并与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天文台合作,最快3年后在大屿山的斜坡进行系统测试,最终推出如暴雨警报般的地区性的山泥倾泻警告。
科研团队计划于8年内建立斜坡安全中心,针对香港斜坡安全进行研究。项目将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及分析从遥感卫星等不同监测器中取得的数据,如风速、降雨量、湿度、气温及幅射,了解有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的不同气候。
研究团队计划在3至4年后,在香港大屿山2个斜坡上安装传感器,进行系统测试。研发成功后,会推出如暴雨警报般的地区性的山泥倾泻警告。其实,作为香港城区最典型的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早在2008年,便有国外科技公司在大屿山地区,部署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山体滑坡监测方案。
香港历史上的无线传感器监测方案
当时,政府部门试图部署一种灵活稳定的系统对山体滑坡进行监测和预警。政府部门尝试部署过多套有线方式的监测网络,但是由于监测区域往往为人迹罕至的山间,缺乏道路,野外布线,电源供给等都受到限制,使得有线系统部署起来非常困难。此外,有线方式得不到实时数据,灵活性较差。
对此,2008年的时候,当局便与国外智能传感器公司合作,在香港青山和大屿山地区沿山势走向竖直设置多个孔洞,每个孔洞都会在最下端部署一个液位传感器,并在不同深度部署数个倾角传感器。
其中,液位传感器可以监测地下水位的深度,从而作为衡量山体滑坡危险程度的首要指标。液位传感器测得的数据会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发送传输;而倾角传感器,则负责在监测山体的位移与运动数据。
具体来说,由于山体往往由多层土壤或岩石组成,不同层次间由于物理构成和侵蚀程度不同,其位移和运动速度不同。发生这种现象时,埋设在不同位置和深度的倾角传感器,可测得并传送回不同的倾角数据。在无线网络获取到各个倾角传感器的数据后,通过数据融合处理,专业人员就可以据此判断出山体滑坡的趋势和强度,并判断其危险程度。
数据显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70%以上,目前,在我国多个地方的滑坡应急变形监测应用中,也有采用GNSS卫星定位测量与测斜管等倾角传感器的案例。可以说,GNSS定位、物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我国多地滑坡等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化、数字化、自动化监测分析预警,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处置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 关键词:人工智能 遥感卫星 传感器
- 浏览量:54469
- 来 源:网络
- 编辑:伊敏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无接触测温的 “千里眼”:红外测温仪前沿科技|2025-03-06
-
前沿技术:仪商网带你探索仪器行业科技奥秘前沿科技|2025-02-26
-
AI服务器电源测试利器!看NGI为DeepSeek级性能保驾护航智能制造|2025-02-15
-
红外测温设备:电力巡检的 “火眼金睛”产品应用|2025-01-23
-
波形发生器:赋能下一代电子测试与通信技术前沿科技|2025-01-22
-
信号发生器引领无线通信技术新方向技术方向|2025-01-10
-
复旦大学开发多方向应变传感器,可实现面部表情识别和人机交互前沿科技|2024-12-30
-
春运大潮将至,如何守护铁路电气系统与火车平稳运行?这里找答案产品应用|2024-12-19
-
外场测试解决方案-Ceyear 5258A 扫频仪通信|2024-12-18
-
深度解析:仪器仪表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未来趋势技术分析|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