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政策实施以来,有效提高了我国高精密科学仪器设备的整体利用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科学实验水平,为不断提高我国科技产能以及成果转化注入新鲜血液。
各省市建立建成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网络平台,服务面积不断扩大,涵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实验室、临床实验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行业。以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先进设备共用为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了科学仪器的利用效率,推动了我国迈向科技创新新台阶。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让仪器“活”起来
家左右,大部分取得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主要集中在质监、药检、疾控、环保、地矿、建筑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检测公司,如何推动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仍是我区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科技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双方将联合共建公共开放实验室和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基、共同设立开放公共课题。根据地区特色产业、重点领域依托盟市专业机构建立公共开发实验室,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供政策咨询与专业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技术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方法、技术标准研发、公共服务等科研活动,与具备技术条件的实验室合作,完成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拓展现有仪器设备功能和应用领域,提升自治区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自治区科技厅在巩固现有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动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同时引导大型国企参与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工作,并积极推进“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网站建设工作。先后以包头稀土院为依托建立了有色检测服务基地、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依托建立了煤化工研究试验服务基地,建立了巴彦淖尔市绿色农业区域工作站、阿拉善盟区域工作站、阿拉善左旗工作站、兴安盟科右中旗工作站。形成了以火炬中心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办公室为中心站,下设有色检测、煤化工两个专业服务工作站,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两个盟市工作站和阿拉善左旗、兴安盟科右中旗两个旗县工作站的“一点多子多中心网络”为工作框架的科技条件需求与服务支撑体系。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让仪器“忙”起来
。“平台减轻了我们的研发经费压力。”湖北一半天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甘周阳说,购置一台检测仪器往往需要上百万元,每年运行和维护费用也不菲,随着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的出现,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制定了收费标准并通过了学校收费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向校内外开放服务。从湖北科技厅获悉,下一步,除对全省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进行双向补贴外,还将积极争取我省尚不具备的测试资质,特别是面向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行业检测资质;进一步完善开放共享网络体系,实现管理单位网络平台与省级平台的对接,省级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形成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网络服务体系;优化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布局,更好地方便全省范围内的开放共享使用。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让仪器告别闲置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更好发挥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年,对管理单位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评价考核结果。的服务模式,线上接受客户的检测服务请求,线下联系检测机构开展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万专项补贴。一大波政策红利正在持续发放中,如此大手笔,究竟有何深意?据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存在重复建设、利用率低、条块分割、部门垄断、更新慢等问题,大型企业或科研机构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却未曾充分利用,小型企业资源缺乏却无力承担。这一切严重阻碍我国科研前进步伐,《意见》的提出正是为了改变“各自为政”的现状,为业界交流沟通提供平台,振兴我国科研。
科学仪器设备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持。其共享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管理水平。为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改革科学仪器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强科学仪器设备的共建共用,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科研仪器
- 浏览量:1253
- 编辑:五五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国家标准《过程工业安全仪表系统在线监视要求》正式发布法规标准|2025-01-24
-
我国牵头制定的工业水质分析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法规标准|2025-01-23
-
我国牵头制定的记录仪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法规标准|2025-01-09
-
两项仪器仪表团体标准重磅发布:仪商网聚焦行业规范新动态法规标准|2024-12-24
-
政策加码:探析仪器仪表行业的创新与转型政策解读|2024-12-17
-
工程师之力:驱动仪器仪表行业技术革新的中坚力量工程师园地|2024-12-17
-
认证为盾:体系认证助力仪器仪表行业迈向国际化体系认证|2024-12-17
-
法规为基:解读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核心标准法规标准|2024-12-17
-
4个方向,19条具体举措!《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来了政策解读|2024-12-13
-
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内容是什么?政策解读|2024-12-10